咬下一口嫩雞肉時,你有沒想過——這隻盤子里的小傢伙,祖先居然可能是恐龍?
先說近的:科學家認定,現代家雞的直系野生祖先是紅原雞(Gallus gallus)。
這種鳥現在還待在東南亞、中國雲南和廣西的熱帶叢林裡,雄性紅原雞長著金紅羽毛、亮尾巴,叫聲和農家土雞像極了,只是更靈活、會飛,對人也警覺得多。
咬下一口嫩雞肉時,你有沒想過——這隻盤子里的小傢伙,祖先居然可能是恐龍?
先說近的:科學家認定,現代家雞的直系野生祖先是紅原雞(Gallus gallus)。
這種鳥現在還待在東南亞、中國雲南和廣西的熱帶叢林裡,雄性紅原雞長著金紅羽毛、亮尾巴,叫聲和農家土雞像極了,只是更靈活、會飛,對人也警覺得多。
人類最早怎麼發現能養雞吃呢?
幾千年前,河谷邊的農夫常看到紅原雞溜進農田找食,有次捡到它的蛋,煮了一嘗——哇,比野鳥蛋鮮!
後來抓到活的,燉熟後肉又嫩又香。
他們想:與其天天追著抓,不如把溫順的圈起來養,從此開始馴化。
一代一代挑產蛋多、肉肥的留種,慢慢就養出了現在各種家雞。
再往遠了說,紅原雞也是鳥類,而鳥的老祖宗竟是恐龍!
大約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德國索倫霍芬地區有種像烏鴉大的生物——始祖鳥(Archaeopteryx)。
它的化石超神奇:有爬蟲類的牙齒、長尾椎,又有鳥類的羽毛和鳥狀骨骼,直接證明鳥是恐龍變的。
後來中國遼寧熱河生物群又挖出赫氏近鳥龍(Anchiornis huxleyi)、顧氏小盜龍(Microraptor gui)的化石。
這些帶羽毛的恐龍告訴我們:羽毛一開始不是用來飛的,可能是保溫或求偶;小隻的獸腳類恐龍為了躲天敵、抓蟲,慢慢練會跑跳滑翔,前肢變成翅膀,骨頭變輕,最後成了鳥。
這麼算下來,我們吃的雞,身上每處都帶著恐龍的基因。
從恐龍到紅原雞,再到飯桌上的家雞,原來這隻小禽鳥,走了這麼長的路!
相關推薦
2025 年 7 月 25 日,叢林沖繩(JUNGLIA OKINAWA)盛大開幕。園內設施豐富,有恐龍主題冒險、越野車體驗、高空熱氣球等,更有特色餐廳,為遊客帶來驚喜不斷的奇妙之旅。
智利巴塔哥尼亞發現晚白堊紀「壓縮耶瑟獸」(Yeutherium pressor)化石,體重 30 至 40 克,與老鼠不同,可能產卵或有育兒袋,食硬植物,約 6600 萬年前滅絕,意義重大。
9 月 19 日,蔡國強聯手始祖鳥在喜馬拉雅舉辦煙花秀,引發環保爭議。21 日,日喀則官方成立調查組核查,蔡國強及始祖鳥先後致歉。事件持續發酵,備受關注。
哈瑞寶可樂軟糖被驗出大麻成分,家長及兒童食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涉事批次已緊急召回。專家提醒市民立即停用並退貨,購買食品時務必核對批次資訊,確保飲食安全。
TikTok 博主 Christine Connell 疑因男友放屁感染大腸桿菌引發七年鼻竇炎,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醫學專家指摘傳播途徑極不可能,並揭示醫院環境或免疫力低下才是高危因素。
2025 年日本米價暴漲,4 月較去年同期升 98.4%。政府釋出儲備米因農協壟斷成效差,米農收入微薄難維生,更引發盜米事件,暴露農業政策弊端。
「丼」字由中國古字演變為日本國民美食符號,現今在香港融合創新,成為跨文化飲食代表,同時揭示中日漢字及飲食交流的千年軌跡。
泰國烏隆他尼府一隻拉布拉多與金毛混血犬 Latte,誤將土製炸彈當作玩具叼回家,幸獲軍人主人及時發現。專家提醒養寵家庭須加強物品檢查,避免類似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