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南台灣──國民黨能否打破「西瓜神話」的關鍵一役

avatar

楊海平

專欄作家/評論員
作者:

楊海平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國民黨連續三次輸掉總統大選,並非單純的候選人問題,而是整體選戰結構性的錯誤。長年以來,藍營將資源與策略重心放在北部藍營基本盤穩固的區域,忽視了南部長達三十年的深綠堡壘。這種「重北輕南」的心態,讓國民黨在南台灣的組織、基層動員、情感連結幾乎全線潰敗。南部成為民進黨的鐵票區,甚至被戲稱為「民進黨推一顆西瓜都會當選」。這並非笑談,而是一種長期政治文化與情感連結的結果。

謝龍介的孤城三十年:一人對戰一個政黨

這次我南下參訪,回台北後也結識了謝龍介,經過與他ㄧ個半小時的深談,聽他詳細解說了台灣大選的種種;真有如親眼見證一段政治長征。謝龍介三十年來深耕台南,一人「單挑」整個民進黨體系。他並非靠財團、也沒有權貴背景,而是憑一己之力、清廉自持,從基層市場到農民產銷班,長年替農民找出路,把台南的鳳梨、芒果、文旦賣進中國大陸市場。

這不僅是經濟通路,更是「人心通路」──他以實際行動證明,國民黨也能為南部人民創造實益。他的清廉與勤政,使得藍營在南部仍保有一絲良知的象徵。他的存在,是藍營在深綠土地上僅存的火種。

藍綠選舉結構:從地理到心理的分裂

台灣的選舉結構長期呈現「北藍南綠」格局。北部選民較重視經濟理性與治理績效,南部則受到民進黨長期的在地經營與族群情感的影響,形成「天然獨」的選票基礎。民進黨善於情緒動員、標籤操作,將任何「兩岸交流」描繪為「傾中」甚至「賣台」,而國民黨一旦談及「統一」二字,便自陷泥淖、讓對手撿到槍。

因此,未來國民黨若要重返執政,必須重新定義兩岸論述的語言。關鍵不在「統一」,而在「和平」。和平是普世價值,中間選民可接受;統一是政治符號,會被民進黨放大為恐懼。藍營若不懂得語言策略,就永遠無法跨越心理防線。

2028的選戰策略:從「防守北部」到「主戰南台灣」

鄭麗文接任黨主席後,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理念,而是布局。若仍陷於北部安全圈,只會重演三連敗。國民黨要贏2028,必須南進、必須「決戰南台灣」。這不是口號,而是策略。所以,資源ㄧ定要南移。如將黨中央經費、輔選能量、青年志工、社群操作主力全部下放南部。

所推動的政策,要能真實了解民情所需。如農業、漁業、環保、教育、醫療為主軸,都要貼近南部生活的真實情況。另外,民進黨長於網路操作,所以,國民黨也必須以謝龍介模式進行「網路共鳴行銷」──簡單、誠懇、有故事。

謝龍介效應:國民黨的南部典範

若2026地方選舉能讓謝龍介在台南勝出,那將不只是藍營的象徵性勝利,而是整個政治結構的轉折點。因為這代表國民黨終於在「民進黨的心臟」插下第一面旗。這也會帶動屏東、高雄的連鎖效應。

謝龍介之所以重要,不只是他個人能贏,而是他能證明「藍營可以在南部贏」。一旦這個心理障礙被打破,藍營基層將重新有信心,年輕選民也會重新審視政治版圖。

2028,從南部開始的勝利之戰

國民黨若想贏得2028,不應只是等待政黨輪替的命運,而應主動布局。決戰南台灣,不只是地理意義的戰場,而是政治文化的決戰。當謝龍介在烈日下走訪農村、講著台語與農民對話,那份真誠比任何「大戰略」更有力量。未來的勝利,不會從台北開始,而會從台南的一場基層逆襲開始。南台灣的勝利,才是台灣的轉折。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台灣在野發起反綠色獨裁集會 25萬人塞爆凱道
avatar
藍莓日報
廣州科技公司遭台灣民進黨當局豢養黑客攻擊
avatar
藍莓日報
台灣民意的覺醒 - 大罷免失敗背後的政治意涵
avatar
黃楚楚
民進黨大罷免失利後的警訊:賴清德與民進黨的未來走向
avatar
黃楚楚
歷史不能被抹煞: 從抗戰八十周年看台灣政客的歷史錯置
avatar
黃楚楚
館長陳之漢因斬首賴清德言論遭約談,交保金額15萬元,質疑民進黨對反對派的打壓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 鄭麗文勝出 得票率破五成
從「32:0」完勝到國民黨黨魁洗牌:論鄭麗文當選對國民黨的改革與2026/2028選舉的意義
avatar
黃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