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台灣號稱「史上最大規模大罷免」的政治風暴,可以說是展現了一次台灣民意的覺醒,也成為民進黨自暴其短,台灣民主成熟的分水嶺。而這次罷免行動最受爭議的是,不是由基層民意所發起。而是由民進黨高層去主導的政治操作。這種選輸了就翻桌不認帳的行為,真的成為了台灣民主最壞的示範。
民進黨為了能全面掌握台灣的行政司法權,這次所發動的大罷免,可以說是不惜全面動員台灣政府的行政資源。特別是台獨支持者曹興誠是出錢出力,組織親綠民眾,鋪天蓋地的動員「青鳥」連署,利用所謂「三民自」( 三立、民視、自由時報)帶頭散播虛假消息,攻擊在野立委。也利用側翼不法舉報反對者,甚至用暴力與網絡霸凌手段,製造寒蟬效應,來操弄罷免行動,可以說搞的台灣烏煙瘴氣。在過去的半年,回顧整個過程,民進黨所使用的骯髒手段,可以說完全踐踏民主制度的底線。當然,更加是違背民進黨建黨的初心。一些民進黨的大老,如呂秀蓮、陳水扁、謝長廷持罷免不同意見的,也都被打壓成「中共的同路人」。可以說,賴清德就是一個不能容忍任何不同聲音的獨裁者。
不過,這次大罷免大失敗,可以說是台灣社會給了賴清德最重磅的一擊,重創他的威信。同時,也提醒了他,不要低估人民的智商,任由他扭曲是非,真以為官大就可以任意作為!
不過,經過這次大罷免的慘敗,如果賴清德還不知反省的話,還要繼續操弄意識形態的對抗。可以預計的,下一次民眾要罷免的,就應該會是他--賴清德本人。所以這次的大罷免大失敗,也等於是提醒了他,在未來的三年統治,不要再打「抗中保台」的牌,操弄兩岸意識形態的對立。因為由這次大失敗的結果,已經告訴了他,選民已經不再「買單」他的抗中保台的恐嚇。
然而,預計未來的在野兩黨,挺過了大罷免之後,則士氣大增,也為未來的「藍白合」奠定更穩固的基礎和信任。對明年台灣的地方選舉,乃至是下一屆的領導人選舉,都增加了勝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