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之後:建構港澳運動員跨界轉型的永續生態系統

avatar

陳承宇

專欄作家/評論員
作者:

陳承宇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香港劍擊運動員江旻憓宣布參選立法會旅遊界別的决定,不僅是個人生涯的重要轉折,更深刻反映出港澳運動員在跨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體系性困境。根據香港體育學院最新發布的《2023年運動員發展報告》,僅有28%的退役運動員能在三年內建立穩定的第二生涯,這個數字背後隱藏著極待解決的結構性問題。

現行社會對運動員轉型的認知,仍然困於「成王敗寇」的狹隘框架中。我們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包含四個維度的綜合評估體系,其中應涵蓋專業成就、社會影響、個人實現與生活平衡等多重價值。以澳門武術運動員韓靜為例,她在體育總會任職期間推動的「武術入校園」計劃,雖然未能創造巨額經濟效益,卻讓超過五千名學生直接受益,這種深遠的社會影響力理應獲得同等尊重和認可。

在持份者協作框架的構建上,各相關方都需要承擔明確責任。體育管理機構應該推行「個人化生涯路線圖」,在運動員退役前36個月就開始系統性規劃,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完整的技能檔案庫、提供跨界見習機會,以及配備專屬的生涯導師。香港乒乓球名將李靜的成功轉型,正是得益於早期規劃與系統性準備的完美結合。

企業界可以著力開發三類特殊的「運動員友善職位」,包括適應期崗位、技能轉化崗位和品牌大使崗位。相關研究顯示,運動員在企業文化建設、危機處理等領域表現特別突出,這些獨特優勢應該被系統化地運用和發揮。政府部門則需要設計清晰的「三階梯發展路徑」,從初入期的委員會見習,到成長期的項目主管,再到成熟期的政策制定,同時在公共部門設定3%-5%的運動員友善職位比例,建立循序漸進的職業發展通道。

教育機構應該創新教學模式,推出「模組化課程」體系,將運動員的賽事經驗和專業技能轉化為可認證的學分。香港大學試點的「運動員學分認證計劃」已經顯示,這種做法可以顯著縮短轉型適應期約40%,成效相當顯著。

在轉型路徑的拓展方面,除了傳統的體育專業路徑外,我們應該重點發展四大新興路徑。社會創新路徑可以借鏡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培育運動員成為社會企業家;教育傳承路徑需要建立「運動員教師認證」機制,讓專業技能有系統地融入教育體系;科技應用路徑著重於結合運動科學與數字技術,開發新型訓練設備與健康管理平台;文化創意路徑則鼓勵將賽場故事轉化為文創內容,創造新的價值。

建議成立「運動員發展協作平台」,這個平台應該整合四大核心功能:智能配對系統運用AI技術分析運動員特質與市場需求,實現精準匹配;資源共享庫集中導師、課程、職位等關鍵資源,提高使用效率;成效追蹤儀表板實時監測各項指標,確保計劃有效推進;在線學習社區則提供隨時隨地的專業發展支持。

從實施策略來看,我們需要制定清晰的三階段推進計劃。在啟動期,重點完成三大基礎建設,包括建立百家企業支持網絡、推出首版資源手冊、培訓五十位專業導師。進入擴展期,目標是實現轉型成功率提升至約35%,建立完整的數字化服務平台,形成三種可複製的轉型模式。到永續期,最終要建成自給自足的運動員發展基金,培育出成熟的運動員轉型服務產業,使港澳地區成為區域內運動員發展的典範。

為了確保計劃的持續優化,需要建立以數據為驅動的評估機制,重點追蹤五項核心指標:轉型成功率、就業穩定性、收入水平、工作滿意度和社會貢獻度。每季度發布的成效報告將為各項措施的改進提供科學依據。

這個系統的建立,需要我們突破傳統思維的限制。與其期待運動員單打獨鬥地完成轉型,不如建立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位置的生態系統。正如一位退役運動員所說:「我們不需要被特別優待,但需要被正確理解。」運動員的跨界轉型,本質上是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當我們能夠讓每位盡心盡力的運動員都在第二賽場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時,受益的不僅是運動員個人,更是整個社會的人才生態系統。這項工作需要立即開始,也需要持續投入,因為每一個金牌選手的背後,都值得擁有一個同樣精彩的第二人生。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巴黎奧運劍后江旻憓有望參選立法會新界北直選 提升選舉熱度
「劍后」江旻憓料不參選 2025 年立法會選舉,外國護照與勝算成主要障礙
2025 立法會選舉|江旻憓傳出戰旅遊界 馬會證實 11 月 1 日起暫停其所有職務
2025 立法會選舉|「微笑劍后」江旻憓今午報名參選旅遊界 旅遊界重量級人士站台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