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科技主導的時代,父母對孩子的愛與關懷,往往轉化為無條件的滿足與過度保護。他們害怕孩子受傷、受挫,於是選擇用物質填補情感的空缺,用電子產品代替陪伴與對話。然而,這樣的「寵愛」,卻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學習溝通的機會,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與人連結的能力。
現今的家庭中,餐桌上不再是交流的場所,而是每人一機的沉默戰場。父母忙於工作,回家後也只想滑手機放鬆;孩子則沉浸在遊戲、短影片與社交媒體的虛擬世界裡。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往往選擇用「你還小不懂」、「不要問那麼多」來打發,或乾脆直接遞上一台平板,讓螢幕成為最方便的保母。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閉嘴、壓抑、逃避,而不是表達、傾聽與理解。
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孩子的語言能力與情緒表達能力逐漸退化。他們習慣用單字、短句來應對溝通,例如「好」、「嗯」、「不知道」,甚至只用表情符號來代替情感。當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或衝突時,他們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與感受,只能選擇沉默、逃避,或情緒爆發。這不僅影響他們在學校的人際互動,更在未來踏入職場後,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