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打開手機點外賣早已是家常便飯,但你能想象嗎?
早在沒有互聯網的千年前,古人就已經享受到類似的服務,而且專業程度一點也不遜色,這事從唐朝就開始了!
說起唐朝的「外賣」,就不得不提長安、洛陽這些大城市裡的「立辦」服務。
 
    現在打開手機點外賣早已是家常便飯,但你能想象嗎?
早在沒有互聯網的千年前,古人就已經享受到類似的服務,而且專業程度一點也不遜色,這事從唐朝就開始了!
說起唐朝的「外賣」,就不得不提長安、洛陽這些大城市裡的「立辦」服務。
據《唐國史補》記載,曾有位官員突然接到任命,急著要宴請同僚,心裡還忐忑該怎麼快速備好宴席,結果帶著賓客回到家時,能容納數百人的宴席已經擺得整整齊齊。
原來手下早就找了東西兩市酒樓的「立辦」服務 —— 酒樓每天都預備好大量半成品或成品菜,只要「舉铛釜而取之」,就算是三五百人的大筵席,也能馬上搞定,效率簡直和現在的團膳外賣沒兩樣!
更有意思的是,唐朝還有針對特定人群的「外賣套餐」。
每年新科進士要慶祝,長安城裡就有專門的「進士團」,從租場地、籌備宴席到把菜送到指定地點,一條龍服務全包,比現在的宴會策劃還周到。
到了宋朝,外賣更是徹底走進百姓生活。
北宋的汴梁(今開封)和南宋的臨安(今杭州),不少人家根本不自己做飯,天天從店裡買外賣,活脫脫就是古代版的「白領日常」。
沒手機怎麼點餐?
簡單!
要麼派僕人去店裡下單,要麼直接「隔窗索喚」—— 從窗戶用繩子吊下竹籃和錢,街邊小販把食物放進去就行,懶人福音實錘!
那時的「外賣小哥」也有專門稱呼,叫「閒漢」,但千萬別以為他們遊手好閒,其實是專門幫人跑腿、送餐、代買的靈活就業者。
就連《清明上河圖》裡,「十千腳店」門前都有店小二端著碗盤準備送餐,可見當時外賣有多普及。
明清時期的外賣服務更精細。
明代有「四司六局」,專門上門操辦高端宴席;清代流行的「盒子菜」,用食盒分層裝著烤鴨、醬肉,和現在的套餐外賣盒幾乎一樣。
古人還很懂保溫,用「溫盤」(夾層瓷盤,注入熱水保溫)和精緻的木、竹、漆器食盒送餐,既保溫又不會灑漏,智慧滿滿!
從唐朝的「立辦」宴席到宋朝的「閒漢」送餐,再到明清的「盒子菜」,古人的外賣生活原來這麼精彩,簡直是一部藏在飯菜裡的古代城市生活史!
相關推薦
台灣地區一網友在 Threads 分享,點的港式牛腱河粉中,牛腱形狀極似死老鼠,還帶「尾巴」,嚇得他直犯怵。網友們留言吐槽惡心,也有人解釋是橫切牛腱的筋。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市裡繁忙的腳步,速食與外賣充斥,加上同儕壓力,許多人由於對健康形象的誤解,可能只會過度關注體重和體型,而忽略了體內脂肪的分布。特別是內臟脂肪,也就是脂肪儲存在腹腔裡,圍繞著主要器官,如肝臟、腎臟和胰臟的四周。即使體型外觀正常,內臟脂肪過度囤積,仍可能對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本文將探討內臟脂肪的疾病生理意涵、成因及相關的徵兆。
宋朝前中國無棉被,古人面對零下嚴冬各有辦法。富人穿皮毛、住椒房殿、用銀霜炭;窮人靠麻布衣塞雜草、穿紙衣、燒柴火、睡火炕;特殊群體也有對策,最終憑智慧與堅韌度過寒冬。
哈瑞寶可樂軟糖被驗出大麻成分,家長及兒童食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涉事批次已緊急召回。專家提醒市民立即停用並退貨,購買食品時務必核對批次資訊,確保飲食安全。
TikTok 博主 Christine Connell 疑因男友放屁感染大腸桿菌引發七年鼻竇炎,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醫學專家指摘傳播途徑極不可能,並揭示醫院環境或免疫力低下才是高危因素。
2025 年日本米價暴漲,4 月較去年同期升 98.4%。政府釋出儲備米因農協壟斷成效差,米農收入微薄難維生,更引發盜米事件,暴露農業政策弊端。
「丼」字由中國古字演變為日本國民美食符號,現今在香港融合創新,成為跨文化飲食代表,同時揭示中日漢字及飲食交流的千年軌跡。
泰國烏隆他尼府一隻拉布拉多與金毛混血犬 Latte,誤將土製炸彈當作玩具叼回家,幸獲軍人主人及時發現。專家提醒養寵家庭須加強物品檢查,避免類似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