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地球水,為何人類要「加工」,動物卻能直接喝?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地球是顆藍色星球,71% 的面積被水覆蓋,而生命最初就誕生在水裡。

從簡單生物逐步進化成多細胞生物,再到海洋生物、兩棲生物,最後演化出陸地生物,人類的祖先猿類也包含其間。

水的特性並不簡單,比熱容高,能儲存大量熱量,使水溫始終保持相對穩定。

早期地球氣候惡劣,溫度波動劇烈,但水中溫度變化較小,譬如深海熱泉區,水溫極為穩定,為早期生命提供了舒適的「溫床」。

此外,水是優良溶劑,可溶解有機分子與無機離子,讓複雜的化學反應得以在水中發生,這才為生命起源奠定了基礎。

水是優良溶劑,可溶解有機分子與無機離子,讓複雜的化學反應得以在水中發生,這才為生命起源奠定了基礎。(示意圖來源:pixabay)

至於地球的水源自何處,科學家提出兩種說法。

「內源說」認為,早期地球本身便含有水分,只不過大部分儲存於地下岩漿或地幔之中,後來地球內部活動活躍,溫度升高,這些水分伴隨火山噴發轉化為水蒸氣,進入原始大氣層。

再加上火山噴出的二氧化碳,共同籠罩地球,待地表降溫後形成雲層,引發降水,逐漸匯聚成海洋。

「外源說」則主張,地球誕生初期水分並不充沛,依靠自身引力「捕獲」了攜帶水分的小行星。凍結線以外的小行星,含水量可達 0.5%-5%,部分甚至能達到 10%。

水對人類至關重要,占人體體重的 60%-70%,無論是飲用潔淨水源,還是用水烹飪食物,都離不開它。

不過我們日常飲用的水,要麼經過天然過濾,要麼由大型水庫統一處理,之後還需過濾+煮沸才能直接飲用。

我們日常飲用的水,要麼經過天然過濾,要麼由大型水庫統一處理,之後還需過濾+煮沸才能直接飲用。(示意圖來源:網絡)

為何需要如此繁瑣的步驟?

因為不同區域的水質存在差異,若未經處理直接飲用,可能引發腹瀉、感染寄生蟲等問題。但為何動物飲用自然水源卻不會出現這類狀況呢?

首先是進化適應。

動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身體早已完成「調適」。

消化系統可應對水中的雜質與微生物,免疫系統亦能抵禦常見病原體,宛如擁有「天然防護盾」。

其次是自然選擇。

在自然環境中,水是維持生存的關鍵資源,當缺乏潔淨水源時,動物若不飲用自然水源,便會面臨脫水死亡的風險,這種生存壓力推動它們逐步適應。

例如沙漠中的駱駝,即便飲用鹹水也無妨,其身體早已具備處理高鹽分與雜質的能力;而無法適應的動物,則在演化過程中漸漸被淘汰。

最後是生態環境因素。

河流、湖泊等水源雖含有雜質,卻具備自淨能力,同時存在微生物生態平衡,有益微生物與動物共生共存,動物經長期接觸後,自然也就適應了這類水源。

不過無需擔心地球的水資源會被耗盡,畢竟 97.5% 的水資源是海水,淡水僅占 2.5%,且水資源會不斷循環。

海水蒸發形成水蒸氣,被輸送至陸地上空,遇冷後凝結成雨、雪等形態降落,一部分再次蒸發返回大氣,另一部分則形成地表徑流,最終匯入海洋。

此外,還有陸地內循環與海上內循環。只不過人類並未像動物那樣,長期適應飲用生水,因此還是建議將水過濾煮沸後再飲用。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