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廣西桂林城郊的一條小河裡,一場跨越近百年的「重逢」悄然上演。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東南亞野生動物多樣性課題組,在這裡找到了被認為早已滅絕的李四光婭田螺。
這群體型不大的淡水螺,帶著來自第四紀的「古老基因」,猝不及防地闖入人們的視野,也敲響了生態保護的警鐘。
要知道,在此之前,李四光婭田螺只存在於桂林城區洞穴的第四紀沉積層化石中。
自首次被記錄以來,近百年間再無任何蹤跡,幾乎被生物學界判定為「永遠消失的物種」。
誰能想到,在遠離市區干擾的小河裡,它們還保留著一個極小的種群,其貝殼形態(A—O)與化石模式標本(P—T)完美對應,就連洞穴中記錄的各種變化型,都能在這個現生種群中找到蹤影。
經過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確認,這一物種不僅「起死回生」,還被正式歸入一個全新的屬——婭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