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地震活動頻繁,9 月 29 日至 10 月 5 日間共發生 42 次震度 1 以上地震,其中 1 次達震度 4,加上兩項關鍵發現讓「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陰影再度籠罩。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 9 月底最新評估顯示,該區域未來 30 年內發生規模 8 至 9 級強震的機率,已從原先的約 80% 上修至「60% 至 90% 以上」,創下新高風險紀錄。
更令人關注的是,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透過新技術,首次在南海海槽震源區海底約 2000 米深處,捕捉到明確的地層下陷現象。該機構副主任研究員町田透露,團隊開發出補償水壓計觀測偏差的技術,藉由紀伊半島至四國外海的「DONET」地震與海嘯觀測系統,測得熊野灘海底每年沉降 1.5 公分,紀伊半島西南外海沉降速度更高達 2.5 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