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生閱讀和數學能力普遍太差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國家教育進步評估」(NAEP)項目被認為是美國最可靠、最具權威性的考試。今年9月初,美國聯邦公布的最新測試數據顯示,在全國考試中,美國高中畢業生的閱讀成績是30年以來最差的,而數學成績則創下了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程度。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圍繞這一結果發文,試圖探究這對美國勞動力市場意味著什麽?報道指出,自2019年以來,美國K12學生(相當於我國高三學生)的數學和閱讀能力顯著下降,這一影響目前已在大學和勞動力市場顯現。

新罕布殊爾州多佛市伍德曼帕克小學教一年級學生在上課 (紐時中文網)

為彌補基礎教育階段的缺失,美國的雇主和大學正嘗試通過額外培訓提升年輕求職者與學生的基本能力。在諸如得克薩斯州立技術學院這樣的兩年制學院,學生們越來越多地需要在大學課程之外學習基礎數學課程,為從事焊接、供暖和空調以及製造業做好準備。

而在一些擇優錄取的四年制大學,教授們則抱怨學生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下降。《紐約時報》提醒,這對青少年來說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因為他們面臨著不確定的就業市場和人工智能(AI)帶來的信息挑戰。尤其是在AI日益普及的當下,人們在工作中更需要理解所讀到的內容,確保其準確,並決定下一步該怎麽做。

美國教育部部長琳達·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認為,最新NAEP結果證實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而曾在小布什總統任期內擔任教育部部長、現任智庫機構兩黨政策中心主任的瑪格麗特·斯佩林斯(Margaret Spellings)表示,學生成績下滑是「一場威脅美國勞動力和國家競爭力的經濟危機」。

斯佩林斯還認為,最新NAEP結果引發了人們對特朗普政府優先事項的質疑。「華盛頓目前的討論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無法專注於當務之急:更好地為學生做好準備。現在不是談論關閉教育部的最佳時機。當你的房子著火時,你不會談論翻修。」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報告》(NAEP),2024年,32%的美國高中生閱讀課目的得分低於「基本」水平。 NAEP報告截圖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報告》(NAEP),2024年,45%的美國高中生數學課目的得分低於「基本」水平。 NAEP報告截圖

「我的學生現在高中畢業了,卻沒有能力讀完一篇長達25頁的文章,他們不知道該怎麽閱讀,」美國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的人文學科教授迪帕克·薩爾瑪(Deepak Sarma)說道。

這所學校的學生,SAT(即「美國高考」)考試平均成績在1440分到1520分之間。然而,薩爾瑪最近輔導的一名學生,卻因學術文章過於晦澀難懂而感到畏懼。

報道稱,這其中可以部分歸因於新冠疫情以及那段時間的學校封閉,但其實也反映了更廣泛的社會變化,年輕人花費更多時間在電子屏幕前,特別是低分段學生,他們在過去十年間成績一直不斷下滑。

除了閱讀能力這一結果對一代學生、美國經濟和整個國家會產生深遠影響,美國目前的數學水平排名「世界第28」,落後於日本、加拿大、英國、德國以及幾乎所有其他主要工業化國家。

觀察者網注意到,《紐約時報》所提到的這一排名數據,出自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由經合組織(OECD)主辦,旨在評測各個國家和地區15歲學生數學、科學、閱讀理解的程度與能力。在最新的2022年測驗中,美國學生的數學水平在經合組織中排名第28。不過,該排名並不包括中國,《紐約時報》在這篇關注國家競爭力的報道中,也未提及中國。

而搜索PISA更早的2018年測驗結果報告,當時則包括了中國四個地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的學生成績。報告顯示,中國15歲青少年在數學能力上排名第一,而美國則排名第25。事實上,在這份報告中,中國學生在閱讀和科學能力上也高居第一。

經合組織PISA測試2018年結果 報告截圖

「在人才方面,美國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專注於高等教育和勞動力資格認證的Lumina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傑米·梅里索蒂斯(Jamie Merisotis)表示,由於美國經濟規模龐大且多元化,「因此很難發覺到世界其他國家何時迎頭趕上。」

全球表現最好的國家不僅在最頂尖學生的比拼中超過美國,還能讓更多學生達到基本技能水平。一些專家認為,在AI日益普及的當今世界中,這一點愈發重要。

「AI可以寫備忘錄的初稿或解出數學題,」梅里索蒂斯強調:「但工作人員必須理解他們所讀的內容,確保其準確,並決定下一步該怎麽做。」

因此,一些雇主和行業領袖認為,從醫療人員計算藥量、記錄病患護理,到卡車司機在高速公路上導航,基礎的閱讀和數學技能在各種崗位上都至關重要。

比如,即便是普通司機,也必須能計算卡車的運載重量,並估算行駛里程,以避免超過聯邦道路工時限制;而通訊公司的普通員工,也必須掌握基本的數學能力,以處理客戶的賬單、套餐和費率等問題。

得克薩斯州立技術學院副校長克萊迪婭·埃爾南德斯(Cledia Hernandez)表示,該校試圖強調學術知識對每個職業的重要性,例如分數在管道裝配中不可或缺,因為工作可能會精確到「管道的十六分之一英寸」。

當然,也有一些雇主更在意員工所實際具備的技能和安全經驗,而不是考試成績。「這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行業,需要大量經驗,」專業運輸與索具基金會(Specialized Carriers & Rigging Foundation)的負責人傑基·羅斯科斯(Jackie Roskos)說:「坦白說,這個行業對考試成績的關注比其他任何行業都少,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會讀書或不會做數學題。」

不過,專家們表示,很多工人一旦在想要晉升到薪酬更高的崗位,就會受到限制。「是的,你或許可以憑借有限的數學和閱讀能力找到一份倉庫的入門工作。但之後呢?又該由誰來幫助這個人?」非營利組織「面向未來工作」(Jobs for the Future)旗下職業導航中心副總裁傑夫·布蘭達(Jeff Bulanda)說。「雇主現在必須介入,」他說:「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失敗了。」

美國教育部部長麥克馬洪(資料圖片)

作為美國最大的「雇主」,美國軍方也注意到其武裝部隊資格考試的分數正在下降,並著手進行自己的培訓。五角大樓的一名官員表示,陸軍和海軍提供學術預備課程,旨在幫助考試分數較低的新兵獲得更廣泛的軍方工作資格。

《紐約時報》指出,在全美範圍內,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缺乏顯著提升學生成績的政治意願。共和黨人專注於為家長提供更多教育選擇,包括幫助家庭支付私立學校或家庭教育的費用;民主黨人則把政治資本投入到他們認為是學校挑戰的根源問題,比如貧困和心理健康。

拜登政府時期,聯邦政府在教育上投入了1220億美元用於疫情後的重建,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教育投資之一,但這對全面提高學生的成績收效甚微,部分原因是相關政策僅要求各學區將20%的撥款用於學業能力補救。

而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他通過削減聯邦財政支持的手段,向美國各大高校施加壓力,要求多所大學打擊「反猶太主義和意識形態灌輸」。這一舉措,讓許多美國高校急了,一些教育界人士甚至開始炒作「中國威脅」,試圖以「中美競爭」為由說服特朗普。      

《紐約時報》今年4月9日曾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單獨點名哈佛大學等7所美國高校,宣布這些大學的經費可能遭到削減,另有數十所大學遭到審查。美國大學協會董事會隨即發表聲明,聲稱美國「不能在對華競爭中停下」,呼籲特朗普政府不要削減大學經費。


相關推薦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美國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承包商工廠發生爆炸
avatar
藍莓日報
割肉換「和平」 烏克蘭吞下「美烏礦產協議」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3年來GDP首跌0.3% 特朗普甩鍋拜登
avatar
藍莓日報
品牌鞋商聯合致函白宮:面臨「生存威脅」
avatar
藍莓日報
美烏的礦產資源協議.本質與歷史何其相似(美國對我首場貿易戰.最早見於近二百年前)
avatar
陳鳳翔
特朗普再放話:不排除軍事併吞格陵蘭
avatar
藍莓日報
首批「特朗普關稅商品」抵美 成本暴漲250%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