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退休」和「退憂」之路!

avatar

周美華

教育界
作者:

周美華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香港連續10年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之一,男性與女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分別是82.5歲與88歲。這暗示我們的生命平均會有漫長的生活道路要走。 

筆者來個比喻,預計一般人在25歲開始在職場打滾直至65歲退休,當中已有40年職場生涯的經驗,但如果一位女士有88歲壽命,65歲退休後的生活還有23年的日子要過活,而男士退休後還需要面對餘下17年的退休生活。這女性23年及男性17年當中可能已包括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身體開始不能活動自如,更甚的可能會還有老退化以致失智等等老人毛病。 

最近麥肯錫調查有七成港人憂慮退休後積蓄耗盡,而又五成人缺乏明確退休後規劃。現時這一輩的公公婆婆一般都子女眾多,就算自身沒有那麼多的積蓄,還有多位子女照顧及供養。但現代的中年人如已是50至60多歲的時候,這一輩最為艱辛,一代養三代,他們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要供養,如這班中年人沒有那麼多的積蓄,到了他們變了公公婆婆的時候就已是不堪設想。可能有物業的可以做逆按揭等銀行供養餘生,但如沒有那麼富裕的家庭,這一群年約50至60多歲的中年人,他們看來是不能退休,而是變了「退憂」。 

近幾年已被AI這工具打亂了整個職場生態,每間公司在省減人手下,職位提供不再有大幅上升,而某些工種更被外來勞工以「平價」代替,看來未來的退休日子隱藏暗湧及殺機,退休之路上不確定性的因素實在太多,就算你已有一筆可觀的積蓄,難以擔保在餘下17至23年內能夠維持生正常生活水平,而且這一輩中年人也不能靠子女供養,因為他們一般都是擁有小家庭的成員數目,反之,某些子女還需要靠著父母上車才能使自己成家立室。 

比起國內55歲就需要退休的年齡而更有國家供養的國民來說,香港人在職場的生涯上十分長壽,而大多數是在沒有選擇餘地下的不能停下來,一退即「憂」的跡象比比皆是。有很多現代的中年人,如沒有太多積蓄的,有些人已打算放下身段去做基層的工作為生,現代已沒有太多給婆婆「執紙皮」或「執鋁罐」的工作了。試問到了我們這一代面對將來漫長退休的生活怎會不憂慮呢?除了想辦法開源之外,更需要節流及慳儉為未來鋪路。將來的退休生活更需要憑信心去過好每一天。筆者感到「身體健康」,比金錢更重要。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
生活隨筆 - 寵愛有加
avatar
周美華
美國外延式戰略在全球多極秩序下的權力重構與文明衝突
avatar
陳承宇
香港補地價機制的政策矛盾
avatar
陳承宇
國泰禁機組人員攜帶充電寶 安全與效率需求宜平衡
avatar
于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