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展現出特區政府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與務實進取的政策佈局。
整份報告不僅回應了當前社會經濟的迫切需求,更在頂層設計中融入了長遠發展的系統思維,體現出政府推動香港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擔當。
作為香港航運交通界的一員,筆者對報告中多項與航空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措施深感振奮,尤其樂見政府將航空產業鏈的拓展與國際樞紐功能的強化列為重點方向,為香港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5年《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展現出特區政府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與務實進取的政策佈局。
整份報告不僅回應了當前社會經濟的迫切需求,更在頂層設計中融入了長遠發展的系統思維,體現出政府推動香港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擔當。
作為香港航運交通界的一員,筆者對報告中多項與航空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措施深感振奮,尤其樂見政府將航空產業鏈的拓展與國際樞紐功能的強化列為重點方向,為香港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報告中明確提出「引進飛機回收企業及人才培訓」及「建設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產業鏈」兩大方向,充分顯示政府對航空業高增值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視。
在飛機回收方面,引入歐洲領先航空服務公司在港設立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務,將帶動貿易、保險、融資、租賃等相關產業發展,進一步豐富香港航空業的產業生態。
此舉不僅有助於提升香港在航空後市場的國際地位,更能透過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的合作培訓,為本地培育更多專業技術人才,實現產業與人才雙贏。
而在綠色航空方面,推動SAF產業鏈的建設更是具前瞻性的戰略部署。
帶領本地企業與全球主要SAF供應商合作,在大灣區發展從原料收集、生產到混合設施的全鏈條,不僅有助提升香港航空燃料的自主供應能力,更能增強航空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
這與全球航空業減碳趨勢高度契合,展現香港在綠色轉型中的領導角色。
作為航空業界人士,筆者深知行業發展的根本在於「人流」與「物流」的持續匯聚與高效流動。
2025年《施政報告》雖未處處直接提及航空,但其多項政策均圍繞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功能,恰恰為航空業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
首先,「發揮國際中心優勢」政策中,設立跨部門「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一站式平台,將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為跳板拓展國際市場,這必然帶來更多高質素的商務旅客與高端物流需求。
其次,「北部都會區發展」不僅是土地與房屋政策,更是重大產業佈局與人口策略。
透過成立由特首領導的委員會,加快推進北都發展,並引入大學城、產業園區等項目,將吸引更多人才與企業聚集,進一步激活區域經濟與航空交通需求。
此外,「制訂招商優惠政策包」及「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推動大宗商品交易」等措施,將極大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交易市場,離不開實物交割的選項作為其信譽和深度的基石。
報告中提出推動黃金倉儲、建立精煉廠、設立更多認可交割倉庫等規劃,正是為了構建這樣一個「實物+金融」的完整生態圈。
這意味著,香港不僅是資金的匯聚地,也將成為高價值實物商品的戰略儲存和交割中心。
而黃金、貴金屬及其他高價值、高時效性的大宗商品實物,正是航空貨運的核心貨源。
這些政策的推進,將吸引相關的實體產業、供應鏈管理企業和貿易商匯聚香港,從而帶動高附加值的航空物流需求,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地位。
最後,「國際教育樞紐」的建設也是航空業的隱形助力。
透過擴大招收海外學生、推動大學城發展、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等,將吸引更多國際學生與學者來港,帶來穩定且高質素的航空客源。
教育與人才匯聚,不僅提升城市軟實力,更直接促進航空客運需求長遠增長。
總體而言,2025年《施政報告》是一份具有高度戰略性、系統性與可操作性的藍圖。
它不僅直面民生經濟的挑戰,更在國際競爭與區域融合中為香港明確定位。
對航空業而言,報告既提供了直接的產業政策支持,更透過宏觀經濟、國際貿易、教育與人才等多元政策,間接為行業注入持續發展的動力。
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法治傳統與國際化優勢,在國家雙循環戰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這份報告以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為主軸,以策略部署為路徑,正是香港在新時代中重新啟航的最佳指南。
作為航空業界一分子,筆者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也期待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落實報告願景,推動香港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航空樞紐與智慧城市。
2025年《施政報告》不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香港走向未來的宣言書。發展步伐合宜,方向明確,香港的明天,值得期待!
相關推薦
當眾人的目光聚焦於傳統航空業的客貨運量、航班班次等「大數字」時,一個極具潛力卻被長期忽視的領域正靜待發掘——公務航空市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取消香港及中國小額包裹的「商品免稅額」(de minimis)關稅豁免,措施將於 5 月 2 日正式生效。
我前兩日曾經撰文对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中國政府必然奉陪到底。结果一如我所料,中國政府將美國進口貨關稅加到 84%。
筆者在教學當中所涉獵的課程級別及學生年齡都比較廣闊,所教授的包括幼稚園學生、小學生及成人學生。不難發現學校所給予學生的資源是十分足夠和內容豐富,學校對學生的支援提供及教導可以用寵愛有加來形容,學生各方面所需要可說應有盡有。
筆者認為真正的全球治理革命,始於對資源主權的覺醒,成於對技術霸權的破解,終於對規則壟斷的顛覆。
在保障公共資源合理回收的同時,遏止資助房屋成為投機炒作的金融商品,方能真正實現住有所居的社會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