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九三閱兵』,不僅是為了紀念抗戰勝利八十週年,更是一場全球矚目的戰略展示。從整齊劃一的踢正步方陣到先進的海、陸、空裝備展示,無疑讓全世界看到解放軍所展現出的現代化武裝程度,更是讓國際社會對亞太安全格局的未來充滿有了新的思考。對於這次閱兵最受關注的武裝力量如下:
1. 殲 - 20匿蹤戰機:這代表了中國在五代戰機領域的突破,這與美國的F-22、F-35並列為全球僅有的現役匿蹤戰機系列。雖然在實戰的經驗與產量上,也許中國仍然落後於美國,但據軍事專家的評估,其技術之進步神速,已經顯示了中國具備了在區域的空優上,具備了一定的挑戰能力。
2.東風系列導彈:涵蓋中程至洲際彈道飛彈,尤其是東風-31AG、東風-41,射程已經可以直達美國本土,並且具備第二擊能力。這與美國「民兵III」(Minuteman III)洲際彈道飛彈相比,中國雖然在彈頭數量與部署的規模上仍有差距,但在「機動發射」的靈活性已經足以使美國更難預測與攔截。
3.無人機蜂群與攻擊型無人機:展示了中國已經在這新興的領域中有所突破。解放軍目前所欠缺的只是實戰的經驗,相比美國,美國的唯一優勢,例如是「全球鷹」與「死神」無人機,是已經在中東戰場上運用成熟。不過,美國備感壓力的是,美國所不能及的是如同中國般的快速量產與具備蜂群戰術的概念。也就等於是,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縮短與美國的差距。
4.戰略火箭軍方陣:已經展示了中國有不容小覷的『反介入 / 區域拒止』(A2/AD)的能力,意味著在台海、南海乃至西太平洋,中國可以構築多層的防禦縱深。這也是直接對應了美國,對解決台海問題的殺手鐧,這一定會對日後美軍只能靠航空母艦戰鬥群,長途飄洋遠征的戰鬥力,重新評估。
看過這次中國的『九三閱兵』之後,最令全球為之震驚的是,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能以太空的速度進步,足以讓美國,乃至西方國家為之惶恐。雖然目前美國仍舊保有全球最大的部分規模與技術的領先。但是,最難估計的是中國還有多少了隱藏版,是還沒亮相。同時目前仍未能掌握的是中國的殲-20,在數量上是否已經能與美國的F-22與F-35的戰機數量相等 ? 又是否具備與空中加油機與全球基地網絡的連接,具有打持久戰的能力。
5. 在海軍方面,將中美目前的實力做一個比較的話,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全球唯一能進行大規模遠征作戰的艦隊力量。而中國航母建軍是剛剛起步,目前已有遼寧號、山東號與福建號,這對當前中國能守住亞太戰略的策略來說,已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並且以中國大陸的造船技術與速度,可以預見中國的航母戰鬥群會穩健邁向成熟階段的發展。
6.至於,在戰略核力量方面,將中美做一個比較:美國現役的核彈頭數量超過1,700枚。而中國的數量估計是500–600枚左右。其實,核武比的也不只是數量,而是只要達到『有限而有效』的威懾即可達到戰略的平衡。
7.在太空與網路戰方面:專家的分析,雖然美國依舊掌握了核心的優勢,具備完善的衛星偵察與全球通訊指揮系統。但是中國則以最快的速度緊追在後,例如北斗衛星系統就已經能部分取代GPS,而且更加精準。
總結這次中國閱兵所釋放出的信號,不僅只是『軍力的展示』,更是戰略的提醒。中國的遠程打擊能力已足以對美國在第一島鏈的部署構成壓力。這意味著美國在未來不得不調整戰略目標,改為採取「離岸平衡」戰略( Offshore Balancing ),逐步將防線後移至第二島鏈甚至更遠。
經過這次中國『九三閱兵』之後,我們可以說已經看到了中國軍隊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且足以直壓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實力。無疑這對美國目前所佈署的整體戰略,所造成的衝擊,以及被迫美國要重新調整全球戰略的格局,可以說這是一夜之間讓美國從夢中驚醒,怎麼!一場閱兵才發現,中國已悄然彎道超車。
這也難怪英國駐美大使曼德爾森會說:中國可以說是目前西方史上最強大的對手,一切都有可能會發生。可見這次西方政壇有多震撼!也難怪特郎普立即不顧反對聲音,立即簽下了總統令,把美國『國防部』正式改為『戰爭部』,連特郎普都察覺到美軍已經到了要立即改頭換面,重振美軍實力的時候了。
其實不只如此,就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都在《華盛頓郵報》的專訪中,講到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中國總有一天會取代美國,我只希望那一天,他們能善待我們。由此可知,克林頓也嗅到了中美軍力的此消彼長,東西兩端的權力天枰正在轉移之中。
美國必須要調整亞太的軍事部署。換言之,以目前中國的『反介入』與『區域拒止』的能力,已經足以在台海、南海,甚至西太平洋建構一道堅固的防禦縱深。如果美軍現在還想強行介入的話,代價是極高。也就是說,美國在第一島鏈的駐軍和過往的任意進出,已經不能再像過往般毫無忌憚;甚至連第二島鏈——關島、馬里亞納群島,也都可能落入中國導彈的直接威脅範圍裡。
這個就會逼使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界線,必須要考慮逐步收縮,將防線後移,甚至採取所謂的「離岸平衡」( 也即是 Offshore Balancing ) 。所謂的 Offshore Balancing,是美國戰略專家所提出的一個核心構想,是一個減少美國駐軍成本,讓當地盟友自己去承擔安全責任,而美國只在後方『遙控』,不到必要時是不會出手的策略。很明顯的,美國是已經不會再輕易捲入區域的衝突,特別是現在他看到中國的軍事實力高漲,美國極有可能不再死守第一島鏈,甚至把防線後移到第二島鏈,甚至到第三島鏈。而只會鼓動日本 ,澳洲 ,和印度出手去制衡中國。
但是,回到一個現實面,很多事情,並不是特郎普想怎樣做就可以怎樣做的,我們從美國想要用關稅戰打垮中國一樣。包括特郎普想要將『國防部』,改為『戰爭部』就能重振美軍一樣,都不是靠『念力』就能做到的。因為現在的美國,當前要面臨的問題實在太多,他缺錢、缺時間、也缺民意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以目前美國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同時維護亞太、歐洲、中東三線戰線的全面出擊。
特別是以目前,中國在西太平洋再加多一點壓力給他,美國甚至還會被迫減少在中東的參與,下放責任轉嫁給以色列、和沙烏地的盟友。這幾年,隨著中國在沙伊和解斡旋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已經讓美國更加顯得被動。如果講到俄烏戰爭的走向,隨著這次解放軍的亮劍之後,美國也被迫將資源集中對應中國的挑戰,而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換言之,有可能這也間接影響了烏克蘭的命運。
總結這次中國『九三閱兵』,不只是展示了目前的中國軍力,更加是能預見,如克林頓所言,當美國逐漸失去霸權地位時,他希望中國能以智慧和包容,而不是對抗,來塑造國際的新秩序。這場閱兵可以說,當中國強大了 ,才能主導21世紀的和平。
中國的『九三閱兵』不僅是一次紀念活動,更是一次讓中國展示了實力的舞台。從殲-20到東風導彈,從無人機蜂群到火箭軍方陣,所展現的力量使外界認識到,中美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我們也期待,中國的崛起,所帶來的是建構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新和平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