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紀念抗戰到展現大國戰略的全面宣示

avatar

黃楚楚

傳媒人/記者
作者:

黃楚楚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大規模閱兵,無疑成為全球焦點。這不僅是一場莊嚴的歷史紀念儀式,更是一場凝聚民族精神、彰顯軍事實力的戰略宣示。在萬眾矚目之下,中國以嚴整的步伐、先進的裝備,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訊號:中國的國防建設,已經從「量的堆疊」邁向「體系化」的新階段。

在萬眾矚目之下,中國以嚴整的步伐、先進的裝備,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訊號。(新華社)

舉辦這次盛大的閱兵典禮有著意義非凡的歷史意涵與民族團結的凝聚力。80年前的今天,中國在抗戰期間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國家百廢待興。這場勝利,既是民族意志的體現,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重要里程碑。八十年後的今天,中國舉行盛大閱兵,不僅是為了追思先烈,更是要提醒世人:歷史的傷痛不容忘記,而民族自強則是最好的紀念。

中國透過閱兵強調要尊重歷史的傷痕,並以軍事實力守護和平。我們從這次方陣整齊劃一的踢正步中,解放軍不僅體現了軍紀,更象徵著國家整合力與民族凝聚力。雖然西方早已淡化正步訓練,但踢正步正是中國閱兵最大的特色,也是軍隊嚴謹紀律的象徵,但對中國而言,這種步伐代表著紀律、秩序與威懾,也成為中國閱兵獨有的精神符號,更是對敵國最有效的威懾。

踢正步正是中國閱兵最大的特色,也是軍隊嚴謹紀律的象徵。(新華社)

比對2015年的「九三閱兵」,此次規模在兵力上雖仍維持約一萬兩千人,但裝備層級卻大幅躍升。十年前的閱兵,武器裝備的展示重點在Type 99A坦克、ZBD裝甲車、HJ-10反坦克導彈與東風 - 21D反艦導彈,戰略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區域拒止」與「反介入」戰力的加強。

而這一次的閱兵所展示出的裝備,則直接展現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體系的雛形—包括東風 – 5 C液體洲際導彈、東風 - 61固體洲際導彈、巨浪潛射導彈與驚雷 - 1空射導彈,再加上殲 - 20隱身戰機,構成完整的戰略核反擊架構。這種質變,意味著中國軍事力量從「區域大國」邁向了「全球戰略平衡」的新階段。

「三位一體」的核打擊體系的雛形—包括東風 – 5 C液體洲際導彈。(新華社)

對於外行人來說,或許只看到閱兵的排場與數量,但內行人卻能看出中國的軍事裝備已經進入體系化更高一個層級的深層意涵,可以說中國已經不再只具備靠反艦導彈「守護家門」,而是能以核力量制衡任何遠方的挑釁者,導彈射程已經是能夠海、陸、空全面覆蓋全球。並且已經引起全球媒體高度關注。如英國BBC的報導就聚焦於新型鐳射武器、核導彈與巨型無人潛航器的介紹,認為中國在新興武器領域已達到高速發展。

而俄羅斯媒體則強調東風 - 5C洲際導彈已具備覆蓋全球的能力,視其為中俄戰略合作的重要一環。美國《衛報》則驚嘆中國這次所展示的武器種類之多,從坦克、無人機到隱身戰機,一應俱全,直言這是一場從「量變」進入到「質變」的展示。大致來說,這次西方的媒體都反映出一個共同的認知,以目前中國的軍事力量不容忽視。

中國在新興武器領域已達到高速發展。(新華社)

有趣的是,如果與今年六月,美國在華盛頓所舉行的堪稱近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建軍250周年閱兵」相比,就能對比出東西方不同的軍紀文化。美國的閱兵所著重的是歷史傳承與軍人的榮譽。特朗普在典禮上就高調的讚美美軍的「偉大、英勇、無懼」,但在具體裝備的展示上,卻不及中國那般具有「戰略新意」。只能說這都顯示出兩國在軍事展示上的不同取向。

美國是以「象徵」為主,而中國則以「實力」為先。不過當看過這次中國閱兵後,就不知道會不會令美國也感到不安。因為這不僅是表演,而是實質能力的宣告。當看到這次中國一字排開所展示出的「核三位一體」的戰鬥力,其實已經意味著美國在亞太戰略上再也不能單方壓制,從第一島鏈到第三島鏈,中國已具備全面覆蓋。

中國一字排開所展示出的「核三位一體」的戰鬥力。(新華社)

我們從這次閱兵中也看到了另一個深遠的意涵,那就是想要維護和平的基礎,是具備足夠的實力,只有夠強大才能平衡當前的動盪格局。中國一再向世界宣示「愛好和平」,但維護和平的最好手段卻是「以戰止戰」。

只有自己具備可信的核反擊能力時,才能制止對手的輕率挑釁,因為只有實力才能讓挑事者慎重考量開戰的代價。換言之,中國透過這次閱兵的武力展示,也等於降低了戰爭的風險。正如冷戰時期美蘇「核恐怖平衡」所起的作用一樣,隨著中國的戰力升級,會為世界的和平加上一道「戰爭的安全閥門」。

中國透過這次閱兵的武力展示,也等於降低了戰爭的風險。(新華社)

總結這次「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閱兵,不僅是向歷史致敬,更是對世界宣示,中國不只是區域大國,而且是全球戰略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堅持和平發展,不尋求霸權;但中國也具備反擊挑釁、維護國家安全與國土完整的實力。

然而,對國際而言,他們看到了挑戰,也給予一個重新調整戰略的機會。無論是挑戰還是機會,隨著中國的軍事力量的不斷提升,必然會帶出世界新的戰略平衡,或許能避免某些國家輕易的挑起戰端,從而促進更穩定的國際秩序。

中國也具備反擊挑釁、維護國家安全與國土完整的實力。(新華社)

在八十年前,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贏得抗戰勝利;八十年後,中國以現代化軍力守護和平。這是一種歷史的延續,更是一種對未來的保證。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解放軍「海峽雷霆-2025A」軍演 遠程火力打擊重要港口等演練
avatar
藍莓日報
為美軍撤出第一島鏈找理由 帕帕羅曝解放軍驚人戰力
avatar
藍莓日報
美烏的礦產資源協議.本質與歷史何其相似(美國對我首場貿易戰.最早見於近二百年前)
avatar
陳鳳翔
中國和歐洲議會同步取消交往限制
avatar
藍莓日報
巴印之戰,中國武器一鳴驚人 (中國武器發展)
avatar
陳鳳翔
從被動到自主反擊的貿易戰 近二百年美國欺壓的五階段
avatar
陳鳳翔
比紅更紅的《紐約時報》文章: 「一個屬中國的世紀可能已經到來」
avatar
陳鳳翔
中美關稅戰|美國藥品供應高度依賴中國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