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到了 80 歲,記憶力還跟年輕人差不多嗎?美國西北大學就發現了這樣一群「超級老人」(SuperAgers),25 年來持續追蹤研究,試圖找出他們的長壽又不忘事的秘密。
現年 85 歲的 Sel Yackley 就是「超級老人」中的一員。
你能想像到了 80 歲,記憶力還跟年輕人差不多嗎?美國西北大學就發現了這樣一群「超級老人」(SuperAgers),25 年來持續追蹤研究,試圖找出他們的長壽又不忘事的秘密。
現年 85 歲的 Sel Yackley 就是「超級老人」中的一員。
她每天的生活超級充實,參加合唱團、製作飾品、積極運動、沉浸閱讀,還熱衷參與社團活動,並且每晚都會乖乖睡足 7.5 小時。
經過延遲單詞回憶測試,她的記憶力竟然和年紀小 20 至 30 歲的人不相上下,是不是超級驚人?
研究人員把年過 80,卻擁有遠超同齡人記憶表現的人,統稱為「超級老人」。
研究共同作者、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副教授 Tamar Gefen 發現,解剖近 80 位超級老人的大腦後,發現他們記憶中樞的 Tau 蛋白纏結(tau tangles)數量遠低於一般人。
Tau 蛋白纏結和 β 類澱粉蛋白斑塊可是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疾病中常見的病理特徵,而超級老人的 β 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和一般人差異不大。
這可讓科學家們陷入了沉思:目前以清除斑塊為主的治療方法,難道瞄錯了目標?
除了 Tau 蛋白纏結少,超級老人的大腦還有其他神奇之處。他們往往擁有更大的內嗅神經元(entorhinal neurons),這可是掌管記憶的重要神經細胞,以及更多與社交行為相關的紡錘體神經元(von Economo neurons)。
Gefen 推測,這些結構優勢可能是天生的,但研究團隊還在細胞分子層面努力探索,想找出到底是什麼在保護這些神經細胞。
基因在其中固然扮演重要角色,但 Gefen 強調,超級老人可不是只靠遺傳。
很多超級老人在生活中都和外界保持著高度連結感,可能是和土地、祖先,也可能是和藝術、家人緊密互動。你幾乎看不到哪個超級老人是孤獨生活的。
自 2000 年美國西北大學展開這項研究計畫以來,前前後後有近 300 人參與,結果只有約 10% 的人符合「超級老人」的標準。目前仍有 101 名 81 至 111 歲的參與者還在接受研究。
雖然超級老人十分罕見,但像雅克利這樣的例子證明了,記憶受損可不是衰老的必經之路,或許我們都能從中找到保持大腦年輕的線索呢!
哈瑞寶可樂軟糖被驗出大麻成分,家長及兒童食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涉事批次已緊急召回。專家提醒市民立即停用並退貨,購買食品時務必核對批次資訊,確保飲食安全。
TikTok 博主 Christine Connell 疑因男友放屁感染大腸桿菌引發七年鼻竇炎,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醫學專家指摘傳播途徑極不可能,並揭示醫院環境或免疫力低下才是高危因素。
2025 年日本米價暴漲,4 月較去年同期升 98.4%。政府釋出儲備米因農協壟斷成效差,米農收入微薄難維生,更引發盜米事件,暴露農業政策弊端。
「丼」字由中國古字演變為日本國民美食符號,現今在香港融合創新,成為跨文化飲食代表,同時揭示中日漢字及飲食交流的千年軌跡。
泰國烏隆他尼府一隻拉布拉多與金毛混血犬 Latte,誤將土製炸彈當作玩具叼回家,幸獲軍人主人及時發現。專家提醒養寵家庭須加強物品檢查,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德國男子馬庫斯・漢塞爾透過收養及聯姻偽裝成「霍亨索倫親王」,混入英德王室圈,與真親王展開法律戰。事件揭露貴族頭銜背後的法律漏洞,網民譏諷「花錢買戲碼」。
一段 4 歲男童在曼谷橋下抽煙的影片引發軒然大波。調查發現其家庭深陷貧困,父母無力撫養。事件暴露泰國社會福利漏洞,呼籲加強兒童保護與貧窮紓困。
西班牙旅遊旺季催生「機場流浪族」,英國長者 Brownwood 因租金飆升淪為「常住居民」,全國多個機場湧現類似群體。本文剖析問題根源,並對比歐洲多國案例,探討政府政策與社會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