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點
美國財長貝森特指責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訪美時言論煽動性且不尊重人,中方稱李成鋼強調中美應相互尊重。
美國 FCC 以國家安全為由,擬撤銷李澤楷旗下香港電訊在美營運權,因其與中國聯通有關連,此舉引發香港電訊股價下跌。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方確定將考慮開展陸地行動對販毒集團進行地面打擊,並證實已授權中情局在委內瑞拉開展行動。
英國政府宣布,自 2026 年 1 月 8 日起,將提升技術工作簽證等三類移民簽證的英語水平要求至 B2 級,即 A-Level 水平。
美英聯手打擊柬埔寨太子集團,起訴主腦陳志涉強迫勞動、洗錢等罪,沒收 150 億美元比特幣,凍結其倫敦房產,陳志在港控兩上市公司。
韓國面對美國的關稅勒索,企圖以幫助美國建造及維修軍艦對付中國,討好美國,換取關稅「放韓國一馬」,但韓國人這種「損人利己」的算盤不容易打得響!據韓聯社10月14日報道,南韓總統室14日表示,政府啟動韓中經貿溝通渠道,應對南韓造船企業韓華海洋旗下5家美國子公司被中方列入反制清單一事,以最大限度降低韓企將蒙受的損失。總統室當天以發言人名義發文表明上述立場,並表示,今後有必要綜合考慮中方措施是否會影響到「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的簡稱,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項目。考慮到被反制韓企和中國企業之間的交易不多,預計中方措施給相關企業造成的影將有限。中方是否會進一步制裁尚難斷言,政府將對相關動向保持密切關注。
綜合外媒報道,美國從2018年以來一直意圖透過限制出口,來阻撓中國大陸獲取半導體以及晶片製造的相關工具。而中國也持續加強對於科技產業、汽車工業以及國防工業來說至關重要的稀土礦產的出口管制力道。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如今再度浮上檯面,市場正密切關注,最終究竟會由哪一方會成為這次爭端的贏家。
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美國總統特朗普10月14日揚言,可能會停止與中國的食用油貿易,以報復中國抵制購買美國大豆。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稱,正考慮終止與中國部份貿易關係,包括與食油相關領域。他認為,中國故意不購買美國的大豆,為美國的豆農造成困難,是一種經濟敵對行為。特朗普說:「作為報復,我們正在考慮終止與中國在食用油及其他貿易領域的業務往來。」 他又稱,美國自己可以輕鬆生產食用油,不需要從中國購買。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費城商會活動稱,縮表或於數月內結束,因貨幣市場現資金壓力。他警告就業市場呈低招聘低裁員態勢,下行風險上升,惟未明確利率指引。
中美貿易摩擦升溫,10 月 14 日起雙方向對方船舶收港口費。中方還制裁韓華海洋美國子公司,回應美對中造船業 301 調查,美擬 11 月對華加徵 100% 關稅。
當地時間10月13日,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籍以色列學者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接受採訪時,猛烈抨擊特朗普政府的科研政策,稱其為「歷史上最大的自擺烏龍」事件,至少是自中國明朝以來最嚴重的自傷行為。另一名獲獎的法國學者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則警示歐洲:絕不能讓美國和中國在技術創新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他還對媒體表示,歐洲要向中國和美國學習,找到協調「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的辦法。
根據《CNBC》報導,中國交通運輸部周五 (10 日) 宣布,自 10 月 14 日起,將對美國船舶停靠中國港口徵收費用,作為回應美國同日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的措施。中方批評美方做法「嚴重違反國際貿易原則」,並稱已對中美海運貿易造成「嚴重損害」。中國將收取每淨噸人民幣 400 元 (約合 56 美元),與美國對中國船舶徵收的每淨噸 50 美元大致相同。雙方也同步規劃分階段調升費率,直至 2028 年 4 月 17 日,生效日期完全一致。
據美國《聖安東尼奧快報》10月12日報道,在9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抨擊軍中肥胖現象後,10月7日美聯社記者拍攝的一張照片顯示,幾名體態臃腫的士兵乘卡車抵達芝加哥近郊。這張照片由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在社交平台X發佈後,截至10月12日瀏覽量已近3000萬次,引發美國網友嘲諷。美軍也需要為連日來引發網民討論與嘲諷,發佈了澄清聲明。
當地時間10月13日,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美國副總統萬斯以及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之後,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採訪時也放軟了語調稱,對華商品加徵100%關稅不一定要發生。在中國上周放出一連串「反制重錘」後,美國政府官員的態度似乎有放軟跡象。
美國知名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最新發布的《2025 年全球安全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甚至超越美國。中國居民的安全感在全球位列第三,而「法律與秩序指數」則名列第四,明顯超越多數西方國家,包括美國。
綜合媒體報道,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傳出已經與澳洲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簽署協議,最快從今年第4季起,必和必拓在與中國大陸進行的鐵礦石現貨交易中,將有30%的金額改以人民幣結算。分析指出,中國大陸此舉除削弱美元在鐵礦石貿易中的壟斷地位外,也希望掌控鐵礦石定價權。業界相信,中方與必和必拓達成協議,減少依賴美元進行大宗商品結算,可以提升中國的經濟安全,並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但該訊息目前還未有官方回應。
10月11日,加密貨幣領域發生暴跌,全球爆倉金額192億美元,完全打破過往紀錄,堪稱是幣圈的「黑色星期五」。而在此時,烏克蘭加密貨幣領域的名人加里奇(Konstantin Galich),被發現死於林寶堅尼(Lamborghini)車內,震動當地與國際數位金融圈。警方初步懷疑他可能因市場暴跌導致財務困境而自殺,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
據彭博社報道,在中方祭出中重稀土、超硬材料、鋰電池等領域的貿易反制組合拳後,美國特朗普政府立場出現微妙轉變。當地時間10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態,稱「不要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並提及美國「想要幫助而非傷害中國」。這一發言迅速產生市場反應,美國股指期貨當晚迎來上揚,截至東部時間當天下午6時32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期貨分別上漲0.8%、1.04%、1.34%。 特朗普10月10日情緒化重啟對華關稅訛詐後,僅兩天時間,特朗普與副總統萬斯先後釋放願與中國緩和緊張局勢的信號,引發美國市場關注。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2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表示,由於設備故障,洛杉磯國際機場的航班將暫停運營。
美聯社報導,美國戰爭部長海格塞斯於週五(10月10日)早上宣佈,聯邦政府已與卡塔爾達成協議,將在愛達荷州的山嶽家空軍基地興建一處設施。這是否意味著美國領土上將出現外國軍事基地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爲計劃在愛達荷州山嶽家空軍基地(Mountain Home Air Force Base)興建的設施根本不是一個獨立的基地——它只是一個建築群,將用於卡塔爾部隊的訓練與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