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台灣」
台北地方法院本月5日裁定,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7,000萬元新台幣交保。柯文哲律師今天上午律見時,柯文哲同意由妻子陳佩琪辦理交保程序。北院中午派車將柯文哲自看守所帶返北院,配戴電子腳鐐、辦理限境、限海手續。柯文哲約下午2時30分在妻子陳佩琪等人陪同下離開北院。他怒嗆賴清德把台灣搞得四分五裂,自己的案件「根本就是冤獄」。
台灣地區澎湖 48 公尺重光媽祖銅像,2022 年啟用夜間點燈後,因光影讓媽祖似「低頭滑手機」,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上 PO 文引熱議,實則手中為象徵通達天聽的笏板,趣味誤會讓這座信仰地標更受關注。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80 週年。這不僅是中華民族最為沉重的歷史記憶,更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抹滅的篇章。八年抗戰,中國付出超過兩千萬條寶貴生命的代價,其中軍人傷亡高達 380 萬,平民死難超過 1800 萬。
出道近三十年的台灣女星江祖平,因揭露性侵事件受關注。命理專家阿谷老師指其前世是男官,因替女性發聲受挫,許願轉世為女,今生憑公眾身份持續為弱勢發聲。
2025 年中秋前夕,臺灣地區的彰化監獄「鐵窗牌蛋黃酥」8 月 28 日開放預購,4 小時售出 7 萬顆,引發搶購熱潮,網路商城癱瘓、電話被打爆,民眾叫苦不迭,凸顯美食誘惑難擋。
8月12日,深耕51年的半導體材料商『瑞昇金屬工業』在官網公告因財務困難、銀行緊縮銀根,無預警停止營業。在美方對台產品啟動20%對等關稅、並醞釀對半導體祭出「232條款」調查的背景下,這起事件不不是偶發,而更像是台灣半導體上游材料鏈的結構性警訊:當龍頭代工仍吃AI紅利時,中小材料商卻面臨成本上升與現金流的壓力,可以說台灣的科技生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強者更強、弱者淘汰」的斷鏈風險期。
據台灣媒體報道,從1990年代開始,解放軍將短、中程彈道飛彈作為攻台的主要工具。台灣因此向美國採購昂貴且數量有限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近年來已將戰術升級,改以成本相對低廉的「遠程火箭砲」 (簡稱遠火)來取代高價的彈道飛彈,用以瓦解台灣的防空防禦。
2025年是日本二戰投降8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不僅是對戰爭死難者的悼念,也是對日本如何面對戰爭歷史的再一次檢視。然而,日本在紀念活動、歷史態度及國際關係方面仍存在深刻的矛盾與分歧。
據《遠見雜誌》報道,根據台海關資料,2025年上半年,台灣無人機外銷總值飆上1,189萬美元,創下年增率749%的歷史新高,高於去年同期的52%漲幅;其中,波蘭為最大出口國,占比高達54%。
據中國時報報道,美國大打關稅戰,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台灣原先以為可以順利將最早的32%降至20%,未料竟是「20%+N」的疊加關稅結局`,引爆全民怒火。有網友翻出已故作家、前立委李敖20年前「台灣是美國第一島鏈的看門狗, 而且是要自己買骨頭來啃的看門狗」一句話,大嘆真的是先知。
如同較早前的預測,特朗普並不會因為賴清德對美國的『跪拜』,就會善待台灣.根據最新公布的關稅名單,特郎普對台灣實施了平均高達20%的關稅。涵蓋範圍包括工業用品、機械零售、到民生消費品、資訊產品、精密儀器、塑膠製品。影響出口金額高達130億美元。
在台灣地區桃園八德的一家店 69 元便當遭網友吐槽,配菜未裝滿,排骨僅 4 小塊。網友質疑是剩飯或被偷吃過。店家回應因初涉餐飲業,把量不準,承諾會改進。69元便當
綜合媒體報道,8月5日,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凱達格蘭論壇:2025 印太安全對話」活動再次宣稱,為「推動國防改革,預計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 GDP3% 以上的目標」,台灣地區2026年度防務預算提升至GDP的3%以上,折合新台幣逾8000億元,主要用於對美軍購。
這次台灣號稱「史上最大規模大罷免」的政治風暴,可以說是展現了一次台灣民意的覺醒,也成為民進黨自暴其短,台灣民主成熟的分水嶺。而這次罷免行動最受爭議的是,不是由基層民意所發起。而是由民進黨高層去主導的政治操作。這種選輸了就翻桌不認帳的行為,真的成為了台灣民主最壞的示範。
根據日本防衛省7月29日發佈的訊息,日本將於今年8月7日首度部署美製F-35B「閃電II式」(Lightning II)匿蹤戰機。軍事新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道,首批四架戰機將進駐九州南部的新田原基地,此舉被視為日本在美中角力下,強化第一島鏈防禦的重大戰略轉折。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7月30日表示,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Kamchatka)今早9:27發生8.8級地震,日本、美國夏威爾及西岸地區、太平洋島國、菲律賓等多地發布海嘯警報。除了今次強震外,USGS也在今日錄得震級較低的另外5次地震。俄羅斯與日本專家均指出,堪察加半島這次強震是當地自1952年來最大地震。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7月26日台灣民進黨當局發動的首波「大罷免」以失敗告終,24名國民黨立法委員,及因涉貪而被停職的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部不通過,25人安全過關。下月23日會舉行第二波罷免投票,決定另外7名國民黨立委的去留。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台灣今日(7月26日)舉行史上規模最大的「大罷免」投票首輪投票,全台9個縣市選民表態決定是否撤職24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投票時間從上午8點起至下午4點止,之後隨即開票。當晚18時52分,點票結果出爐,全台24名國民黨立委、1名民眾黨市長反罷免成功。
台灣珠寶大師林曉同首個香港常設展登陸銅鑼灣誠品,以女兒布偶熊為靈感的「陪伴玉熊」系列,融合創新工藝與溫情,巨型裝置成打卡熱點。
英國《金融時報》7月19日援引消息報道稱,日本政府官員正告知在台經營的日本企業,如果因台海爆發衝突需要撤離員工,各企業將「只能靠自己」。這一說法,與此前日本政客叫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大相逕庭!近期有兩家日本大企業從台灣知名百貨公司撤資,台灣島內認為日企此舉形同「用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