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出口管制」
習近平與特朗普在韓國釜山舉行「習川會」達成貿易及科技戰停戰協議後,中美關係和緩,傳特朗普政府考慮批准輝達 H200 AI 晶片對中出口,美國商務部正審查相關禁令,計畫仍可能有變。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即強硬表態「與台灣站在同一陣線」,引發中國強烈譴責並啟動稀土、半導體材料、觀光精準經濟反制。86%日本人雖反中,但不願為無策略強硬付出代價,中日關係恐進入高強度冷熱交替期。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大陸實施出口限制,導致稀土元素釔的全球供應正在下降,引發了釔可能短缺和成本急升的擔憂,進而對航太、能源和半導體生產造成衝擊。
《華爾街日報》根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計劃透過名為「驗證後最終用途」(VEU)的授權系統,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得以履行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承諾,在促進稀土及其他受限材料的出口的同時,確保它們不會流入美國軍方供應商手中。
中美經貿團隊結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一連兩日的磋商,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說,雙方就妥善解決彼此關注的多項重要經貿議題形成初步共識,下一步將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
據路透社10月23日獨家報道,中方出台最新稀土出口新規後,美國坐立難安,開始頻繁放口風。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損招,限制軟件驅動產品對華出口,涵蓋產品從筆記本電腦到噴氣發動機,作為對中方稀土政策的回應。但這些人士同時指出,該計劃可能最後不予實施,只是用來對華施壓。有美國分析人士提醒稱,此類軟件管制實施起來極為困難,並會對美國工業造成反噬。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白宮會晤,並簽署了一項關鍵礦產協議。當天,特朗普對記者表示,「再過一年,我們將擁有如此多的關鍵礦產和稀土,你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周三在華盛頓就經濟政策舉行記者會,兩人主動談及和中國最近的貿易爭端升級並就此回答提問。貝森特將中國反擊美國對中國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實施的稀土管制說成是「中國在單挑世界。」
美國財長貝森特指責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訪美時言論煽動性且不尊重人,中方稱李成鋼強調中美應相互尊重。
中美貿易摩擦升溫,10 月 14 日起雙方向對方船舶收港口費。中方還制裁韓華海洋美國子公司,回應美對中造船業 301 調查,美擬 11 月對華加徵 100% 關稅。
美方針對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宣布加徵100% 關稅,中方回應稱此舉是「雙重標準」,表示不願打但也不怕打關稅戰,將堅決維護自身權益。
彭博社10月11日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中方對部分鋰電池及相關材料實施的出口限制將於下月生效,鑒於中國在電池行業的主導地位,以及美國對電池儲能需求的激增,此舉可能對美國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本週一系列貿易反擊措施,給了白宮震撼一擊。在收緊稀土出口管制之餘中方對高端鋰離子電池的出口管控,被視作打擊美國單邊霸凌的又一張王牌。
特朗普 10 月 10 日在社交平台發文,以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為由,稱無理由在 APEC 峰會期間會見習近平,並威脅大幅提高中國商品關稅。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10月9日,商務部、海關總署連續發佈四則公告,宣佈對超硬材料相關物項、部分稀土設備和原輔料相關物項、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印度和澳大利亞正在談判,探索在2022年啟動的關鍵礦產投資夥伴關系的基礎上,建立合資企業,這些合資企業不僅涵蓋採購,還涵蓋對汽車、電子和國防領域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的協同加工。
據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7月18日消息,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是國家戰略資源。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我國充分借鑒國際通行做法,依法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但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勾連策反境內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手段竊取我稀土相關物項,給我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危害。
路透社7月14日報道,美國政府正加速推動一項獨立的稀土定價機制,為礦企提供價格補貼支持,試圖以此刺激產業投資,從而削弱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分析人士警告,這一即刻生效的定價機制固然對生產商有利,但可能會推高汽車製造商等下遊消費者及客戶成本,未來是否能實現規模化仍然未知。
路透社7月9日報道,根據美國海關和航運數據顯示,在2024年12月至今年4月期間,大量氧化銻通過泰國、墨西哥湧入美國,數量高達3800噸,至少有一家中國企業參與走私轉運。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泰國和墨西哥已經迅速升至中國銻出口名單前三,然而這兩個國家在2023年連前十名都進不去,這說明這一次的稀土走私和往常的走私並不一樣,不是簡單的海上偷運,而是全方位設計的「跨國轉運」。
路透社7月9日報道,自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禁運後,中國去年12月就以限制礦產品輸往美國應對。儘管禁令當前,但仍有高達3834噸稀土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借道泰國與墨西哥運抵美國,其後不乏中國公司參與。
中國無人機零件已經成為稀土之外,對抗美國貿易制裁的另一張王牌。貿易數據顯示,自2024年中國加強出口限制以來,從中國運往美國的無人機零件價格在某些情況上漲至原價格的三倍,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