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清真認證」標準 發掘經濟新增長點

avatar

容海恩

立法會議員
作者:

容海恩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全球經濟格局持續變化,國家正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香港亦積極開拓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筆者認為,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清真產業」市場,能夠為國家、為香港帶來莫大機遇。因此,筆者早前撰寫了《香港推動「一帶一路」清真市場戰略與國際認證樞紐建設研究報告》,提出了多項在香港建立「清真產業」的建議,並在新民黨向行政長官提交的施政報告建議書中,提出推動「清真認證」行業發展,既助力內地連結「一帶一路」市場,亦為香港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全球穆斯林人口超過20億,而且持續增長,形成龐大的消費群。據《2022年全球伊斯蘭經濟狀況報告》預測,到2027年全球穆斯林花費在食品及飲料的金額將達到1.89萬億美元,至於其他產業,時裝達4280億美元、旅遊達1720億美元、化妝品達1290億美元、藥品達1420億美元等;《報告》亦預測伊斯蘭金融資產規模將增至5.96萬億美元,上述數據足見「清真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前景。

與伊斯蘭國家經貿穩定發展

筆者認為,香港在發展「清真產業」方面享有不少優勢,香港與伊斯蘭國家的經貿關係穩定發展,過去5年香港產品出口到伊斯蘭國家的年度貨值由2020年的27億港元,上升至2024年的55億港元,每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9%;而經香港轉口至伊斯蘭國家的年度貨值亦由2020年的1788億港元,上升至2024年的2158億港元,每年平均增長率約為4.8%。可見近年香港的「清真產業」亦穩定增長。

至於法律制度方面,香港是國家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享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亦有多年與國際商業交易規則接軌的經驗,加上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資金自由流通,可見香港在法治金融等多個方面均具備與穆斯林國家接軌的優勢。

為了促進「清真產業」發展,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可與國際清真標準組織例如海灣國家標準組織(GCC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共建「東亞─中東互認框架」,推動建立香港的「清真認證」標準。目前香港並沒有就「清真產業」進行標準化分類,而且「清真認證」也集中在食物及餐飲業,因此若要全面與伊斯蘭國家對接有一定難度,故此特區政府需先擬訂「清真產業」定義,並研究推動全面的「清真認證」標準,促進與伊斯蘭國家貿易建立基礎。

隨着近年科技迅速發展,筆者認為可研究推展善用科技加強「清真認證」管理,例如使用區塊鏈技術對跨境冷鏈物流即時監測,實現清真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監控,確保產品的真實性和品質安全。同時善用人工智能加強審查流程,快速篩檢產品中的成分,確保清真產品符合認證要求,亦以此提升審查效率。同時相關部門亦應當提供「一站式」服務平台,以及善用科技加快審核,便利相關企業或機構申請認證。

具發展「清真產業」條件優勢

除了促進「清真產業」發展,筆者認為亦需要建立隨產業發展帶來的爭議解決制度,並建議建立清真仲裁中心。當中除了要善用香港的成熟法律體系,以及多年與國際接軌的經驗,亦需要調整目前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規則,以符合伊斯蘭機構會計與審計組織的標準,確保裁決的有效性,增加國際認可度。特別是香港可強調自身的中立性和國際信譽,藉此與其他已建立伊斯蘭仲裁體系的國家或地區競爭,推動香港成為中立、高效的伊斯蘭教法調解和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總括而言,香港具備眾多發展「清真產業」的條件和優勢,但仍需要做好各種配套,如發揮好粵港澳大灣區協同效應、加強人才培育、推動行業良性競爭、加強公眾對「清真標準」的認識等,才能把握「清真產業」帶來的新機遇。筆者期望透過建立國際認可的「清真認證」標準,協助加強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藉此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
生活隨筆 - 寵愛有加
avatar
周美華
美國外延式戰略在全球多極秩序下的權力重構與文明衝突
avatar
陳承宇
香港補地價機制的政策矛盾
avatar
陳承宇
國泰禁機組人員攜帶充電寶 安全與效率需求宜平衡
avatar
于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