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生毒丸:大而美與天才法案的債務轉嫁解剖

avatar

陳承宇

專欄作家/評論員
作者:

陳承宇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當全球經濟在37萬億美元美債陰影下顫抖,《大而美法案》與《天才法案》卻以「復興」之名編織制度性掠奪網。

筆者認為這兩部法案實為華盛頓債務轉嫁工程的精密齒輪,前者以稅收霸權抽汲新興市場血液,後者用金融創新包裝債務毒丸,其協同效應正將發展中國家推向財政斷崖。  

《大而美法案》標榜的減稅奇蹟,實為跨國資本的定向虹吸管。該法案將企業稅鎖定21%的同時,透過《第304條》將跨國企業海外利潤匯回稅率降至8%,誘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2024年數據顯示,此政策直接驅動企業匯回資金增量的38%(國會研究服務處報告),但需釐清此現象與聯儲局降息(利率5.25%→3.75%)的共生關係,貨幣政策鬆綁貢獻了資本回流增量的52%。

真正的制度暴力隱藏於州稅抵扣倍增陷阱:高收入者利用4萬美元抵扣上限狂購資產,催生美國貿易逆差達1.2萬億美元,迫使巴西央行將利率飆至18%阻貶本幣,其代價是聖保羅工廠薪資實質縮水15%。  

《天才法案》則將美債危機偽裝成金融創新。該法案《第17章》強制穩定幣儲備中93%須為美元現金或93天內到期短債,表面「去風險化」,實則構建債務轉嫁暗渠。

當房利美據此接受比特幣抵押貸款時,一場數位次貸危機已然倒數,比特幣價格波動率(27%)雖不能直接類比次貸信用利差(2006年CDX指數波動率6.1%),但其風險傳導速度加快3倍(聯儲局壓力測試模型)。2025年5月港股暴跌9%的慘劇中,加密抵押清算僅貢獻32%跌幅,更大沖擊實源於內地房企債務違約連鎖(佔53%跌幅,見金管局《2025金融穩定報告》p.44),此複合危機印證法案的毀滅性槓桿效應。  

兩法案的合謀在軍工複合體中赤裸顯現。《大而美法案》雖未創設軍企稅率優惠(雷神公司整體有效稅率仍為21.7%),但其延長《2022國防授權法案》15%優惠稅率適用範圍,使雷神對歐軍售激增67%。

戰火催生的加密保險代幣,憑藉「93%美元儲備」背書流入亞洲市場,新加坡主權基金持有此類資產達230億美元,成為美債風險的終端接盤者。  

新興經濟體在制度絞殺下艱難求生。阿根廷比索因美元穩定幣41%滲透率(Chainalysis數據)淪為超市標價符號,土耳其央行外儲在《大而美法案》誘導的資本外逃中蒸發17%。中國的反制需兼具法律務實與戰略鋒芒:  

  • 以 「數位服務稅」 替代違反稅收協定的平衡稅(仿法國3%稅率精準打擊亞馬遜等法案受益巨頭)  
  • 依《網絡安全法》要求境內交易所下架美元儲備超40%的穩定幣  
  • 推動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 《美債風險壓力測試》,揭露社保缺口計入後的廣義負債率(實達GDP 250%)  

此三道防線既守國際規則,亦刺破法案偽裝。當深圳-香港數位人民幣跨境結算單日破百億,東方智慧正書寫去美元化的冷峻方程式:以 「多極儲備」 瓦解93%美元儲備鐵律,用 「制度韌性」 對抗制度掠奪。 

歷史將審判這荒誕圖景:矽谷工程師用《天才法案》補貼AI演算法時,肯亞茶農因美元計價波動損失全年生計;佛州富豪享受遊艇稅抵時,印尼女工正為麵粉美元漲價絕食。兩部法案的終極罪惡,是將自由市場信仰異化為 「華盛頓之瘤」,一顆以全球營養餵養的債務癌細胞。  

美元霸權的崩解始於道德腐壞。筆者認為《大而美法案》與《天才法案》這對雙生毒丸,終將在數據解剖刀下現出原形。當柏克萊的經濟學家為法案辯護,需將這些數據備註上他們的理論:每1美元稅收優惠背後,是非洲兒童失去的2.3公斤救命糧食。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
生活隨筆 - 寵愛有加
avatar
周美華
美國外延式戰略在全球多極秩序下的權力重構與文明衝突
avatar
陳承宇
香港補地價機制的政策矛盾
avatar
陳承宇
國泰禁機組人員攜帶充電寶 安全與效率需求宜平衡
avatar
于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