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的「洗頭」甲骨文:千萬網友猜錯,原來是場美麗誤會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一筆一劃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向來是藏在中國博物館裡的「老古董」,誰能想到,一枚看似描繪「洗頭」的字形,竟在社交平台掀起千層浪。

這枚引發熱議的圖形,畫面簡單又生動:一人彎著身子湊向盛器,幾條細線從頭部垂落,像極了洗頭時水流順髮絲滴落的模樣。

網友們的腦洞瞬間被打開,有人直呼「這不就是洗頭嘛」,也有人覺得「像是彎腰嘔吐」,還有人猜是「沐浴」。

短短時間裡,相關留言就衝破了兩千條。

畢竟,誰能拒絕對三千多年前的文字展開想像呢?

一枚形似「洗頭」的甲骨文字形圖引網友熱議,留言破兩千條。專家證實該字形非出土甲骨文真跡,亦非「沐」字,僅為書法變形創作,並提醒辨識古文字應查權威平台。(來源:網絡)

作為漢字的「老祖宗」,甲骨文誕生於商代,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占卜記錄。

目前已發現的甲骨文字約四千六百個,能確切辨識的卻不足一千八百個,其中象形字僅占三成左右,卻是大眾對古文字最直觀的印象。

也正因如此,「看圖猜字」成了大家接觸甲骨文最常見的方式,只不過這次,大家的想像與真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出面解惑。

這枚爆紅的「洗頭」字形,雖然和甲骨文「盜」字(繁體)外形相似,卻並非出自經學界認可的出土資料,更不是網友們心心念念的「沐」字。

西南大學李發教授也補充,這枚圖形大概率是書法創作的產物,為了藝術效果,書法家會對字形做變形處理,可千萬不能當成真的甲骨文。

「漢字是活的,不能只憑感覺猜。」

專家們提醒,想要真正認識甲骨文,不妨走進「殷契文淵」這個權威平台,那裡收錄了二十三萬餘幅甲骨文圖像,每一個字都經過專家校對,既能滿足好奇心,也能避開「看圖說話」的誤區。

畢竟,三千多年的文字密碼,從來都藏在細緻的考證裡,而非單純的想像之中。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