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喊的「林檎」,竟是中國古人給蘋果取的雅名?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每天咬著脆甜的蘋果,很少有人會想到,這顆家常水果的名字其實是「後來者」。

古人給它取的雅稱「林檎」,美到藏著一幅畫,如今我們少有人提及,日本人卻珍視了上千年,至今仍在使用。

日本人喊的「林檎」,竟是中國古人給蘋果取的雅名?(示意圖來源:pixabay)

漢代時,蘋果從西域來到中原,當時人稱它「柰」,只是這時的「柰」個頭小、味偏酸澀,反倒因香氣濃郁成了貴族的薰香好物,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裡都提過它的身影。

到了魏晉南北朝,經過培育的「柰」口感變佳,「林檎」這個名字也應運而生。

「林」是樹林,「檎」指禽鳥,意為「引得鳥兒來棲的林中果」,光是念著,都能想像紅果掛枝、群鳥啄食的生動畫面。

這名字不僅風靡唐宋,還隨著遣唐使飄洋過海到了日本。

因為日本自古受漢文化影響深遠,漢字不僅被引入書寫體系,還成為文化、生活領域的常用文字,「林檎」既雅致又貼合水果特質,便被原封不動地留下來。

如今走在日本街頭,超市的蘋果、菜單上的蘋果甜點,標的都是「林檎」(日語發音ringo),成了唐文化流傳的小見證。

「林」是樹林,「檎」指禽鳥,意為「引得鳥兒來棲的林中果」,光是念著,都能想像紅果掛枝、群鳥啄食的生動畫面。(示意圖來源:images)

至於我們為何改口叫「蘋果」?

元朝時西域引進了更大更甜的新品種,當時人稱「平波」,取其表皮平整如波紋之意。

到了明朝,「平波」被簡化為「蘋果」,好寫好念,慢慢取代了「林檎」。

一顆蘋果,兩個名字,藏著千年的文化軌跡。

「林檎」雖不再是日常稱呼,卻因日本的堅持,讓我們能透過這兩個字,觸摸到古人取名時的浪漫與巧思。

下次吃蘋果時,不妨試著叫一聲「林檎」,才算沒辜負老祖宗這份滿是詩意的命名。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美烏的礦產資源協議.本質與歷史何其相似(美國對我首場貿易戰.最早見於近二百年前)
avatar
陳鳳翔
中國和歐洲議會同步取消交往限制
avatar
藍莓日報
巴印之戰,中國武器一鳴驚人 (中國武器發展)
avatar
陳鳳翔
從被動到自主反擊的貿易戰 近二百年美國欺壓的五階段
avatar
陳鳳翔
比紅更紅的《紐約時報》文章: 「一個屬中國的世紀可能已經到來」
avatar
陳鳳翔
中美關稅戰|美國藥品供應高度依賴中國
avatar
藍莓日報
荷蘭光刻機製造商阿斯麥爾(ASML)CEO:美國越擋路,中國越迎難而上
avatar
藍莓日報
日本爆陰毒 擬以稀土助美抗中換關稅讓步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