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立法會換屆「投票有着數」遭質疑選舉舞弊?優惠鼓勵投票 vs 強制投票 官商民三方共贏

avatar

陳杰

航運交通界
傳媒人/記者
作者:

陳杰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香港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特區政府正積極籌備各項工作,從宣傳教育、舉辦論壇到呼籲市民踴躍投票,展現出推動民主參與的誠意與決心。

近期,更有超過30家中資企業及商戶響應傳媒號召,推出「投票有着數」活動,凡在選舉日完成投票的市民,可憑投票後沾有印記的手指或相關證明,在指定餐廳、咖啡店、麵包店等享受消費優惠。

此舉不但獲得社會廣泛支持,更令選舉氣氛更添熱烈。 

近期,更有超過30家中資企業及商戶響應傳媒號召,推出「投票有着數」活動,凡在選舉日完成投票的市民,可憑投票後沾有印記的手指或相關證明,在指定餐廳、咖啡店、麵包店等享受消費優惠。(圖:點新聞)

質疑之聲:將善意與舞弊混為一談

然而,有報章社評卻對此提出質疑,甚至建議修例禁止此類優惠,將商家鼓勵投票的善意行為,與買票舞弊混為一談,實屬過度解讀,不單打擊民間參與熱情,更有「潑冷水」之嫌,值得商榷。 

於法無違:優惠措施不影響投票選擇

首先必須明確:此類鼓勵措施,完全不違反香港現行法例。

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11條,任何透過提供利益以「影響投票選擇」的行為,才構成選舉舞弊。

關鍵在於「影響選擇」——即是否針對特定候選人進行利誘。

但現時商戶提供的優惠,對象是「所有已投票的市民」,不論其支持誰、投給哪一張名單,只要履行了投票義務即可享用。

這類做法並未干預選民的自由意志,亦無助於任何候選人當選,根本不符合「舞弊」的法律定義。

換言之,這是對公民履行責任的「禮節性回饋」,而非操控選舉結果的「交易性賄賂」。 

首先必須明確:此類鼓勵措施,完全不違反香港現行法例。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11條,任何透過提供利益以「影響投票選擇」的行為,才構成選舉舞弊。

於理應行:國際常見的投票鼓勵模式

其次,從「理」的角度看,鼓勵投票本就是民主社會的共同目標。

世界各地皆絞盡腦汁提升投票率,確保選舉更具代表性。

挪威曾在地方選舉中試行抽獎活動,結果投票率上升近10個百分點;美國商家常贈送甜甜圈、披薩甚至車費折扣予投票者;法國部分城市提供免費交通或蔬果贈送;馬來西亞與印度更發展出「紫黑手指換優惠」的文化——只要展示染墨的手指,就能在餐廳、商店、水療中心享受折扣。

韓國在2024年國會選舉期間,亦有數百家機構提供飲食、電影、醫療等優惠,助該次選舉取得67%的高投票率,創下32年新高。

這些國際實踐顯示,以溫和、正向的方式激勵公民參與政治,不僅普遍,而且有效。它們並未動搖選舉公正,反而增強了公眾對民主制度的認同。

香港民間自發推動類似活動,正是公民社會成熟之表現,理應鼓勵而非遏制。 

以溫和、正向的方式激勵公民參與政治,不僅普遍,而且有效。它們並未動搖選舉公正,反而增強了公眾對民主制度的認同。 香港民間自發推動類似活動,正是公民社會成熟之表現,理應鼓勵而非遏制。

於情可貴:增添民主參與的溫度與儀式感

再從「情」的層面審視,這類優惠充滿人情味與社區溫度。

投票不應只是義務,也可以是一種集體參與的儀式感。

一家人投票後齊齊去食頓好的、喝杯咖啡、買個蛋糕慶祝,這種「開開心心去投票」的氛圍,正是我們希望見到的民主文化。

當街坊鄰里談論「投完票去邊度食?」、「呢間米芝蓮都有折扣呀!」,自然會形成正面的從眾效應,提升整體投票意欲。與其用法律嚇阻市民,不如用溫暖吸引他們走進票站。 

現階段參與優惠的多為本地餐飲與零售業者,鼓勵市民留港投票、留港消費,對前線從業員是一種直接支持,也為疫後復甦中的經濟注入活水。

經濟效益:帶動消費,實現三方共贏

更重要的是,此舉還能帶動本地消費。

現階段參與優惠的多為本地餐飲與零售業者,鼓勵市民留港投票、留港消費,對前線從業員是一種直接支持,也為疫後復甦中的經濟注入活水。

政府無需出一分錢,便能促成官、商、民三方共贏的局面,何樂而不為? 

香港選擇以「鼓勵代替懲罰」,以善意取代強制,體現的是一種更柔性、更具包容性的民主路徑。 我們相信公民的責任感,也尊重個人的選擇權。

制度對比:鼓勵導向 vs. 強制投票

反觀一些國家,如澳洲、比利時、新加坡等,實行「強制投票」制度,選民若無合理理由缺席投票,將被罰款甚至影響信用記錄。

這種「以罰促投」的模式雖能維持高投票率,但背後帶有強制性,未必符合香港社會崇尚自由選擇的價值觀。

相比之下,香港選擇以「鼓勵代替懲罰」,以善意取代強制,體現的是一種更柔性、更具包容性的民主路徑。

我們相信公民的責任感,也尊重個人的選擇權。 

總結而言,為鼓勵投票而提供優惠,於法無違、於理應行、於情可貴。 它不是選舉操控,而是民主教育;不是利益交換,而是社會共識的凝聚。

合情合理合法,溫暖城市更可取

總結而言,為鼓勵投票而提供優惠,於法無違、於理應行、於情可貴。

它不是選舉操控,而是民主教育;不是利益交換,而是社會共識的凝聚。

與其呼籲修例禁止,不如思考如何擴大參與、整合資源,讓更多企業與社區組織加入這股正能量。 

香港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特區政府正積極籌備各項工作,從宣傳教育、舉辦論壇到呼籲市民踴躍投票,展現出推動民主參與的誠意與決心。

市民之問:你更願意生活在哪一種社會?

市民不妨自問:你更願意生活在哪一種社會?是一個人人被罰也要去投票的強制體制,還是一個大家自願參與、投票後還能與家人共享一頓優惠晚餐的溫暖城市?答案,或許就在你我心中。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政圈盛傳 70 歲「退休大限」 張宇人陳健波不參選下屆立法會
avatar
藍莓日報
巴黎奧運劍后江旻憓有望參選立法會新界北直選 提升選舉熱度
avatar
藍莓小編
李家超:堅決防範和打擊任何干預抹黑破壞選舉行為
譚耀宗:立法會選舉有信心投票率突破三成 中央關心選舉是必然
換只好窗,不如換個好議員
avatar
陳小辛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