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熟悉藝術圈的人多半會想起他那些鑲金點翠的作品。
作為維也納分離派的核心人物,他憑著大膽的色彩和裝飾性風格,在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這位大師在1914至1916年間創作的《伊莉莎白.萊德勒肖像》(Portrait of Elisabeth Lederer),近期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可謂出盡風頭。
這幅畫背後的故事頗具戲劇性。
畫中二十歲的少女伊莉莎白,是克林姆最重要贊助人萊德勒夫婦的女兒。
畫面裡她身著綴有龍紋的藍色刺繡長袍,淺藍背景中還點綴著中式人物圖樣,和克林姆標誌性的金色時期作品風格截然不同。
更傳奇的是,這幅畫曾是伊莉莎白的「救命符」,二戰時她靠聲稱是克林姆私生女躲過納粹迫害,這段往事也讓畫作更添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