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自發掘以來就像打開了一座漢代文化寶庫。
墓主人劉賀的人生更是充滿傳奇 —— 曾是昌邑王,短暫坐上龍椅又被廢,最終以海昏侯的身份長眠於此。
如今,這座古墓又拋出了重磅驚喜。
在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佈十週年的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
墓中出土了 1200 枚《詩經》簡,簡上清晰寫著「詩三百五篇、凡千七十六章,七千二百七十四言」,這可是秦漢時期全本《詩經》的首次發現!
中國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自發掘以來就像打開了一座漢代文化寶庫。
墓主人劉賀的人生更是充滿傳奇 —— 曾是昌邑王,短暫坐上龍椅又被廢,最終以海昏侯的身份長眠於此。
如今,這座古墓又拋出了重磅驚喜。
在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佈十週年的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
墓中出土了 1200 枚《詩經》簡,簡上清晰寫著「詩三百五篇、凡千七十六章,七千二百七十四言」,這可是秦漢時期全本《詩經》的首次發現!
這些《詩經》簡來自劉賀墓的西藏槨,每枚長 23 厘米、寬 0.8 厘米,帶著三道編繩,每枚能寫 20 到 25 個字。
簡上不只有經文,還有附在正文後的訓詁,以及篇末類似詩序的文字,完完整整展現了西漢早中期《詩經》的模樣。
它結構嚴謹、分章有序,共 305 篇、1076 章,和今傳本《毛詩》(西漢魯國毛亨與趙國毛萇輯注的古文《詩經》傳本)篇數一樣,只是少了 66 章。
更有意思的是《詩經》簡的總目錄,按《風》《雅》《頌》分成三部分。
《風》按國別分組,《雅》《頌》則多以 10 篇或 11 篇為一組,比如《雲漢》就是 11 篇一組。
《魯頌》4 篇、《商頌》5 篇,不夠 10 篇就合為一組。
每組都集中寫在幾枚簡上,像一個個獨立的「小冊頁」。
漢代《詩經》學可是「顯學」,齊、魯、韓三家詩曾是官學,《毛詩》卻在民間流傳。直到東漢末年鄭玄為《毛詩》作箋,它才成了正宗,三家詩漸漸失傳。
而這海昏侯墓的《詩經》簡,不僅是秦漢全本首現,還是目前考古發現存字最多的西漢《詩經》文本。
劉賀的老師王式,正是西漢《詩經》學的重要傳人。
《漢書・儒林傳》裡記載,王式每天用《詩》三百五篇教劉賀,講忠臣孝子的篇章會反復誦讀,提到荒淫失道的君主還會流淚勸諫,他說「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無)諫書」,可見《詩經》在當時還是勸諫的「利器」。
劉賀死於漢宣帝神爵三年,這《詩經》簡的成書時間更早,保留了西漢早中期《詩》學的原貌。
除了《詩經》,墓裡還出土了失傳已久的《齊論語》,以及《禮記》《春秋》《孝經》,這些都是漢武帝「獨尊儒術」、廣收典籍的見證。
更有前所未見的《易占》占卜文獻約 200 枚,還有南方地區唯一的漢代詔書實物 ——《除國詔書》,上面明確劉賀死於公元前 59 年 10 月 6 日,當時南昌正值夏秋,盛產香瓜,這也和劉賀遺骸中未消化的香瓜子對上了。
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的方北松研究員說,墓中共出土 5795 枚簡牘,預計 2026 年能完成所有脫水、修復和封護工作。
南昌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書香海昏》專題展廳正在升級,修復好的首批簡牘,包括《論語》簡,很快就能和觀眾見面,到時候大家就能近距離感受兩千年前的「書香」了。
相關推薦
開羅埃及博物館一件3000年前法老阿蒙涅姆佩的金手環被內部修復師盜走,經珠寶商轉手後遭熔毀。這起案件震驚文物界,四名涉案人員已被捕,但珍寶永遠無法復原。
哈瑞寶可樂軟糖被驗出大麻成分,家長及兒童食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涉事批次已緊急召回。專家提醒市民立即停用並退貨,購買食品時務必核對批次資訊,確保飲食安全。
TikTok 博主 Christine Connell 疑因男友放屁感染大腸桿菌引發七年鼻竇炎,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醫學專家指摘傳播途徑極不可能,並揭示醫院環境或免疫力低下才是高危因素。
2025 年日本米價暴漲,4 月較去年同期升 98.4%。政府釋出儲備米因農協壟斷成效差,米農收入微薄難維生,更引發盜米事件,暴露農業政策弊端。
「丼」字由中國古字演變為日本國民美食符號,現今在香港融合創新,成為跨文化飲食代表,同時揭示中日漢字及飲食交流的千年軌跡。
泰國烏隆他尼府一隻拉布拉多與金毛混血犬 Latte,誤將土製炸彈當作玩具叼回家,幸獲軍人主人及時發現。專家提醒養寵家庭須加強物品檢查,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德國男子馬庫斯・漢塞爾透過收養及聯姻偽裝成「霍亨索倫親王」,混入英德王室圈,與真親王展開法律戰。事件揭露貴族頭銜背後的法律漏洞,網民譏諷「花錢買戲碼」。
一段 4 歲男童在曼谷橋下抽煙的影片引發軒然大波。調查發現其家庭深陷貧困,父母無力撫養。事件暴露泰國社會福利漏洞,呼籲加強兒童保護與貧窮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