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今年適逢台灣光復80周年。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4日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決定指出,1945年,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前僕後繼、浴血奮戰,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台灣隨之光復,重回祖國懷抱。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新華社資料圖片

決定稱,台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是中國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是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鏈條的重要一環,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榮光和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記憶。

決定強調,為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展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強化兩岸同胞共同民族歷史記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勵兩岸同胞在新時代新徵程中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作出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就決定草案向常委會作說明時介紹,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舉行,至此台灣、澎湖列島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台灣同胞多次提出建議,要求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舉行紀念活動。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在國家層面舉行紀念活動,有利於體現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這一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引領兩岸同胞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激勵全體中華兒女為祖國統一、民族復興而團結奮鬥。

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網上圖片)
1965年,民眾在台北中山堂前慶祝台灣光復節。(網上圖片)
2014年10月25日中時電子報刊登的「光復節」海報

資料顯示,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於10月25日上午10點在臺北公會堂(現為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降方為日本第十方面軍,代表為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而8月29日獲任命的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則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受降。同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所設於原臺北市役所(即現今行政院院址)。

1946年10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佈命令,首次將此日定為「光復紀念日」,並休假一天。此後,此一節日則以「臺灣光復節」名義,載入中華民國法定節日。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從葡萄藤到社區:以「夢幻酒莊」釀造大灣區未來
avatar
陳承宇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中國行動計劃」復燃 FBI搜華裔教授
avatar
藍莓日報
解放軍無代號圍台軍演發英文片警美
avatar
藍莓日報
解放軍「海峽雷霆-2025A」軍演 遠程火力打擊重要港口等演練
avatar
藍莓日報
特朗普「地圖砲關稅戰」幹翻環球股市 對等關稅徵中國3成4
avatar
藍莓日報
因應特朗普關稅戰 台灣擬投880億台幣協助產業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