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日本的街頭巷尾,橙色為主調的回收箱幾乎已成為自動販賣機的「標配」。
這些設計獨特、需從下方投入容器的箱子,本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框架下,現代人踐行環境保護的重要載體,卻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潛藏致命風險的「黑箱」。
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向來以嚴苛著稱,從分類標準到投放時間都有詳細規定,而街頭回收箱的設置,本是為了方便民眾集中投放可回收的罐裝、瓶裝容器及寶特瓶,減輕環境負擔。
但現實卻與初衷背道而馳,飲料空容器回收工廠「回收廣場JB」(リサイクル・プラザJB)的負責人一句無意的透露,足以讓人脊背發涼:「不常見但確實存在的情況是,回收箱裡會出現裝著注射針的寶特瓶。」
這些並非電影裡的違法毒品工具,而是糖尿病患者使用後的胰島素注射器。
看似普通的寶特瓶,搖身一變成了「移動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