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回收箱變「殺人箱」!日本醫療垃圾亂投事件令人心寒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走在日本的街頭巷尾,橙色為主調的回收箱幾乎已成為自動販賣機的「標配」。

這些設計獨特、需從下方投入容器的箱子,本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框架下,現代人踐行環境保護的重要載體,卻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潛藏致命風險的「黑箱」。

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向來以嚴苛著稱,從分類標準到投放時間都有詳細規定,而街頭回收箱的設置,本是為了方便民眾集中投放可回收的罐裝、瓶裝容器及寶特瓶,減輕環境負擔。

但現實卻與初衷背道而馳,飲料空容器回收工廠「回收廣場JB」(リサイクル・プラザJB)的負責人一句無意的透露,足以讓人脊背發涼:「不常見但確實存在的情況是,回收箱裡會出現裝著注射針的寶特瓶。」

這些並非電影裡的違法毒品工具,而是糖尿病患者使用後的胰島素注射器。

看似普通的寶特瓶,搖身一變成了「移動殺手」。

日本的回收箱屢現裝有注射針的寶特瓶等醫療廢物,清運與分揀人員面臨刺傷、感染風險。(來源:リサイクル・プラザJB)

密封的容器不僅讓危險變得隱形,更在回收、分揀環節給工作人員埋下致命陷阱。

工廠員工在分揀時,這些銳利的針頭隨時可能刺穿防護手套,帶來傷口感染甚至傳染病交叉傳播的風險,每一次分揀都像在進行一場與危險的賭博。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種危險行為背後,是大眾對回收箱的普遍誤用。

一項覆蓋全國10至60歲男女的調查顯示,32.2%的人曾向回收箱丟棄罐裝、寶特瓶以外的物品,其中男性誤用比例更高。

或許有人覺得隨手一丟無傷大雅,但正是這種輕忽的態度,讓回收箱逐漸脫離了「資源回收」的本質,淪為雜物堆積的「偽垃圾桶」。

除了注射針,便當盒、塑膠杯等非指定垃圾早已是回收箱的「常客」,而醫療廢物的混入,更是將風險級別提升到了危及生命的高度。

這些被隨意丟棄的危險物品,最終的受害者永遠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回收從業者,他們本應在安全的環境下開展工作,卻因他人的失誤不得不面對無謂的風險,這無疑是一種極不合理的困境。

這些被隨意丟棄的危險物品,最終的受害者永遠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回收從業者,他們本應在安全的環境下開展工作,卻因他人的失誤不得不面對無謂的風險,這無疑是一種極不合理的困境。(示意圖來源:網絡)

回收箱從來都不是萬能的垃圾桶,它承載的是環境保護的責任,更是對他人安全的尊重。

當我們在街頭面對那個橙色的箱子時,不妨多一份謹慎與考量。

你的一次正確投放,或許就能避免一場難以彌補的傷害。

畢竟,在環保的道路上,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更不應以犧牲他人的安全為代價。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機場「殭屍軍團」現象:旅遊熱潮下的社會隱憂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