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長期停擺的複雜背景下,筆者建議粵港澳大灣區通過系統性戰略構建“防禦-突圍-升級”三位一體的應對體系,分階段以“大灣區標準”為核心框架,聚焦科技自主、金融互聯及供應鏈韌性規則重塑,將實踐經驗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性。以下建議行動方案可具體形成從科技攻關到國際化佈局的全方位實施路徑。
科技自主是應對美國技術封鎖的核心措施,大灣區應整合科研資源與企業創新能力,在關鍵技術與材料領域加強攻關,建立技術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半導體與電子核心技術是重中之重,特別是在3D晶片封裝、光刻機技術、高純度電子氣體的研發及製造上。大灣區需要設立國家級半導體攻關中心,並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加入。同時,香港與澳門依托其國際平台,可與歐盟及東協國家合作開發光刻機替代技術及電子氣體製造工藝,助力到2026年實現國產化率達到50%,並使電子氣體的自給率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