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澳稀土合作 圖挑戰中國行業主導地位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據《南華早報》8月10日報道,印度和澳大利亞正在談判,探索在2022年啟動的關鍵礦產投資夥伴關系的基礎上,建立合資企業,這些合資企業不僅涵蓋採購,還涵蓋對汽車、電子和國防領域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的協同加工。

稀土,被認為是未來科技的基石。報道稱,在這場爭奪競賽中,印度和澳大利亞正日益接近建立戰略礦產夥伴關系,將自身定位為制衡中國主導地位的力量。中國占全球稀土礦開采量的60%以上,加工產量約占90%。

澳大利亞稀土礦藏 (資料圖)

近年來,澳大利亞將自己定位為關鍵礦產的領先替代供應國,力圖打破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壟斷。與此同時,印度也一直在加大外交力度,以鞏固其自身的稀土供應鏈。「印度和澳大利亞在稀土元素開發方面的合作前景廣闊,因為它們優勢互補,戰略目標相同。」一家韓國智庫“帕利政策倡議”的南亞特別顧問尼拉傑·辛格·曼哈斯(Neeraj Singh Manhas)認為。

據報道,印度擁有全球第三大稀土礦儲量,估計儲量達690萬噸,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奧里薩邦和喀拉拉邦富含獨居石(一種礦物)的沿海砂巖中,最近在拉賈斯坦邦的賈洛爾和巴爾梅爾地區也發現了稀土礦。然而,這個南亞國家的稀土產量微不足道,僅占全球產量的不到1%。

曼哈斯表示,印度在稀土方面的生產瓶頸是多方面的,包括加工基礎設施不足、采礦技術落後以及該國1962年《原子能法》規定的監管壁壘。由於獨居石中含有釷,釷可以轉化為鈾233,是一種用於核反應堆的裂變材料,該法案限制了私營部門的參與。

澳大利亞一處稀土加工廠。(彭博社)

澳大利亞是世界第四大稀土生產國,萊納斯公司(Lynas Rare Earths)等稀土企業都位於該國,這些企業倡導可持續的採礦和精煉。在西澳大利亞州的韋爾德山礦場,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床之一。曼哈斯表示:「澳大利亞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供應鏈基礎設施,使其成為幫助印度釋放稀土元素潛力的天然合作夥伴。」

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亞企業可能很快會參與印度即將舉行的稀土礦區塊拍賣。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資源部長瑪德琳·金(Madeleine King)告訴記者,堪培拉方面正在考慮設定價格下限,以支持其自身的關鍵礦產項目。

盡管曼哈斯認為,諸如印澳商業交流等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的舉措可以成為這些夥伴關系的重要平台,明確的雙邊協議和聯合研究計劃可能使印澳兩國成為全球稀土市場中具有決定性的新參與者,但實際上,從印度嚴格的環境法規和因礦產資源低密度導致的高昂開采成本,到澳大利亞需要在出口雄心和國內資源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挑戰依然存在。

《南華早報》還提到,自今年以來,中方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英國《金融時報》還曾援引業內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出口許可制度。而在去年12月,中國還曾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

印度智庫「印地研究者論壇」的印太戰略事務主任斯里尼瓦桑·巴拉克里希南(Srinivasan Balakrishnan)表示:「中國不太可能在近期放鬆對印度的稀土礦供應。」鑒於中國的主導地位,他認為,獲取這些礦物最終將成為外交與戰略影響力的杠桿。

關於稀土的出口管制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強調,中方的相關政策符合國際慣例,我們也願同有關國家和地區繼續加強出口管制領域的對話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的穩定與安全。

據報道,印度原本也一直在積極尋求通過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其他成員國——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建立重要的礦產夥伴關系和其他協議來降低供應風險,但印美關系近期又突然生變。

當地時間8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令,以印度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購買俄羅斯能源為由,對其額外加徵25%的關稅。如此一來,美國對印度總體關稅稅率已達到50%,也是美國對其所有貿易夥伴征收的最高關稅。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舉標誌著美印關系自他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出現「最嚴重下滑」。

美國喬治城大學政府學助理教授烏代·錢德拉(Uday Chandra)表示,印度和美國雙邊貿易協議談判的未來,現在誰也說不準。他認為,對於印度而言,與澳大利亞在稀土礦產方面的合作不僅是審慎的,更是至關重要的。

avatar
鄭國鈞
專欄作家/評論員 教育界
(#46)
印度與澳大利亞的稀土合作談判表面上看似是為了對抗中國的主導地位,更是國際政治中的重要槓桿。此次印澳合作,在「打破中國壟斷」的旗號下,或許不僅是為了資源多樣化,還可能是印度向美國釋放信號,表明自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仍然是一個「有用的夥伴,請不要加我太多關稅」。事實上,印度落後的採礦技術、加工基礎設施不足及《原子能法》限制私營部門參與的壁壘,意味著這類合作可能更多是一種外交姿態,而非實質性的資源解決方案。所以這場合作背後的動機,或許不僅關乎稀土,更關乎全球勢力平衡與印度的外交博弈地位。

相關推薦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令特朗普政府備感壓力
avatar
藍莓日報
中國引入跟蹤系統 掌握稀土去向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專家:美國擺脫稀土依賴中國需要10年
avatar
藍莓日報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改變中美貿易談判平衡
avatar
藍莓日報
中國稀土5月出口再減半僅1238噸
avatar
藍莓日報
路透社:美國「繞路洗產地」購入3800噸中國稀土
avatar
藍莓日報
中企內神通外鬼走私稀土至美國
avatar
藍莓日報
應對中國管制 美國加快推動補貼稀土企業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