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7月9日報道,根據美國海關和航運數據顯示,在2024年12月至今年4月期間,大量氧化銻通過泰國、墨西哥湧入美國,數量高達3800噸,至少有一家中國企業參與走私轉運。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泰國和墨西哥已經迅速升至中國銻出口名單前三,然而這兩個國家在2023年連前十名都進不去,這說明這一次的稀土走私和往常的走私並不一樣,不是簡單的海上偷運,而是全方位設計的「跨國轉運」。
路透社7月9日報道,根據美國海關和航運數據顯示,在2024年12月至今年4月期間,大量氧化銻通過泰國、墨西哥湧入美國,數量高達3800噸,至少有一家中國企業參與走私轉運。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泰國和墨西哥已經迅速升至中國銻出口名單前三,然而這兩個國家在2023年連前十名都進不去,這說明這一次的稀土走私和往常的走私並不一樣,不是簡單的海上偷運,而是全方位設計的「跨國轉運」。
具體的走私稀土流程是,中國採購商首先是通過生產商那里獲得鎵、銻這樣的關鍵礦產,然後出口到泰國、墨西哥,再重新包裝,也就是「洗個澡」,給商品換個標簽,最終全部出口到美國。
根據資料顯示,泰國和墨西哥只有一家銻冶煉工廠,根本不具備大量生產該關鍵礦產的能力,3000多噸氧化銻的來源不言而喻。
調查發現,廣西某企業在泰國設立了一家子公司,名為「泰國聯合寵物工業公司」,該公司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的近半年時間里累計向美國轉運了超過3000噸銻產品。這些國內企業在國外專門設立公司,美其名曰對外投資,實則專門為美國「轉運」關鍵的戰略資源。
自從中國實施稀土相關礦產出口管制以來,部分稀土元素的價格經歷了多輪暴漲,部分礦產價格暴漲超過200%,在相關礦產價格的不斷飆升下,某些企業不惜鋌而走險,走私稀土為自己牟取暴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對於這一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及國家利益的行為,國家終於出手了!今年5月,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召開了專項行動,商務部聯合7個國家部門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行動,尤其是通過第三國轉運的走私行為受到嚴厲打擊。
打擊行動開展以來,查獲了大量走私的稀土礦產,其中第一周就查獲了23噸稀土,這些稀土計劃被運往越南,通過貼標簽的方式再轉運到美國一家軍工企業,已全部被查獲。
還有一些稀土礦產被貼上化肥標簽,企圖蒙混過關,最終都被查獲。經過專項打擊行動,稀土走私的猖狂行徑被遏制,美國通過走私獲得中國關鍵礦產的情況得到有效控制。
稀土是中國手中的一張王牌,在與美國的關稅博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美國為了從中國獲得稀土,竟然買通了「內鬼」,通過走私的方式獲得了大量關鍵礦產,這必須引起警惕。
今年6月,中國正式上線了稀土追蹤系統,每一批稀土的客戶名稱、交易量和目的地,全部錄入最新啟用的國家平台,從制度層面堵住漏洞。
不要以為堵住稀土的出口就可以了,要知道國外不缺稀土原料,缺的是稀土提煉能力,而我們國內稀土企業的相關專業人員就掌握著稀土的提煉能力,因此要保證稀土上下游企業從業人員不泄密。今年6月中國要求國內稀土企業提供相關人員的名單,包括教育背景、專業知識等個人信息,建立一份中國稀土專業人員名單,而且還要密切關注,確保不會出國泄密,因為這些相關專業人員掌握著稀土提煉技術,這也正是國外最缺的提煉技術。
據美國媒體援引匿名知情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現在面臨著「巨大壓力」,因為中國已表明態度,不願意向美國出口更多稀土等關鍵礦產。所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等特朗普政府官員,又開始對媒體大肆宣揚:美國希望與中國溝通,且(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進行通話。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出台出口管制政策,已對稀土磁鐵行業引入了跟蹤系統。中方的追蹤系統已於上周生效,要求生產商在線提交包括交易量和客戶名稱在內的額外信息。
據彭博社報道,繼大陸和美國上月就關稅問題達成共識後,兩國圍繞晶片和稀土的對峙愈演愈烈。有專家指出,現階段中國大陸比美國的影響力更持久,美國想要擺脫對大陸稀土的依賴還需要10年時間,而大陸企業已經開發出大多數美國晶片的有效替代品,大陸在這場對峙中正在取得進展。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上的成功,改變了貿易談判中的力量平衡。」中國掌握著關鍵礦產供應鏈的主導權,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濫施關稅後,中方出台一系列稀土出口管制,為中方提供了對美博弈的籌碼。
中國海關周五公布數據顯示,中國稀土磁體出口受中美貿易戰而大幅減少,5月份進一步下降,相關出口管制措施影響了對所有國家的銷售,中國4月份稀土磁體出口總量約減少一半,5月份再次減半至1238噸。
路透社7月9日報道,自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禁運後,中國去年12月就以限制礦產品輸往美國應對。儘管禁令當前,但仍有高達3834噸稀土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借道泰國與墨西哥運抵美國,其後不乏中國公司參與。
路透社7月14日報道,美國政府正加速推動一項獨立的稀土定價機制,為礦企提供價格補貼支持,試圖以此刺激產業投資,從而削弱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分析人士警告,這一即刻生效的定價機制固然對生產商有利,但可能會推高汽車製造商等下遊消費者及客戶成本,未來是否能實現規模化仍然未知。
據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7月18日消息,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是國家戰略資源。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我國充分借鑒國際通行做法,依法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但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勾連策反境內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手段竊取我稀土相關物項,給我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