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動力 -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教育界
作者:

周美華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做了幼兒教育之後,內心有一股火熱去好好發展怎樣令小朋友有啟動自發學習的能力,這是很重要的元素由小去培養有一個正向學習及求知欲的力量。  

筆者在幾年前看到一則新聞,有一位虎媽,因為想催谷女兒的成績,連他如廁時間的機會也不放過溫習,這位媽媽在廁所內安裝一塊長板,使她的女兒在如廁時也能放上書本閱讀,這迫使她八歲的小朋友患上嚴重的抑鬱症,這則新聞使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不難發現現今某部份年輕的父母沒有注重與子女溝通的時間及內容質素,很多時就只會給電話或iPad子女自娛,而他或她自己便有「Me Time 」的時間,筆者很明白父母亦很需要有「Me Time」的時間,但有感長時間有太多這樣的溝通,只會令子女沒有思考及動動腦根的餘地,他們能學習的是公式化的遊戲機或觀看影片去練習與死物的溝通,缺少了人與人相處及學習溝通的時間。  

筆者有感啟動小孩的思索性可從問問題上去引導他們思考,啟動他們的小宇宙,我在教學四至六歲小朋友的時候,常常問他們生活上的小問題,他們往往給到很多有趣和可愛的答案。探索性的問題可帶給小朋友多點思考及發揮追尋知識的動力。筆者在某課堂教幼稚園學生口腔防護的知識時,給他們小遊戲,着他們睡前在鏡前數數自己的牙齒有多少隻及去模模大牙,好等他們了解自己身體的情況及敏感自己的感覺。 

課堂完結時,我會問小朋友:「Are you happy today? 」,他們都很有活力的答:「Yeah!」,最後在放學前着他們「Give Me Five!」有個身體上的接觸與他們有親親關懷的連結。這是電話及iPad做不到的事情。 

筆者希望年輕父母可多點與幼小的子女有親密的接觸,一個擁抱、手牽手及摸摸頭髮等都是有着傳遞關懷訊息給小朋友。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美國環球打壓 中企命運最堅
avatar
陳鳳翔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
生活隨筆 - 寵愛有加
avatar
周美華
美國外延式戰略在全球多極秩序下的權力重構與文明衝突
avatar
陳承宇
香港補地價機制的政策矛盾
avatar
陳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