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大部份人在35至45歲開始,會慢慢感受到中年危機的來臨,到了50歲至55歲的時候,他們被淘汰的壓迫感更加無可避免。而在香港因年齡中位數的差距,中年危機定義界線為50歲或以上,所以香港人均工作壽命是比國內人較長。
香港在2023年的統計數字中顯示香港人均年齡中位數為46歲。這顯示大部份的職業人群年齡都比較年長,而當中某部份人是對於科技應用及理解比較難以掌控,對於企業來說成就不上不下的中年人,他們人工高及體力開始下降的時候,也不像年輕人辦事速度快及也不能熬夜,更甚的是在其生產力開始下降的時候,這群中年人便是公司最想解僱的一群人。
現代的中年人一個養三代,上有高堂及下有子女,連自己的夫婦當中也要顧及妻子的外家,包括自己夫婦在內,需要供養及照顧的人是最少有四個群體,不難想像及理解到壓力的來源是來自四方,不只是工作壓力上的那麼簡單,但又承受着被社會淘汰的不可抗力的事實;怎樣逃出新天?
在你專長及知識上要有新的增長及吸收多方的新知識,這才會產生出新動力來源和新契機。AI的工具是使一個平庸的人變得聰明了,那更使一個聰明的人變得更加聰明。
筆者有一班年約30至40歲的年青朋友,他們利用AI工具去尋找頂級工作,利用AI程式運用在日常工作中擊敗上司對他的偏見及擊敗競爭對手。有一位35歲的年青朋友,他利用AI工具為自己度身訂造面試及筆試秘笈,成功被大機構聘請,在日常上班的當中也會利用AI工具為他解決難題,例如運用AI工具幫他解決Excel上的複雜程式,使他可以輕易掌控所有地域不同的數據。
其實大部份AI工具都是十分User Friendly,沒有什麼不能理解的結構問題。只要你衝破心理關口去學習簡單易用的科技工具,你也會比以前變得更加聰明了,請將AI變成自己賺錢的本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