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涉獵教育界之後,接觸了不同特質及不同性格的學生,有些智力不強,也或許有輕度弱智及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等等。筆者很感受到做父母的心情,內心的孤獨而去承受社會上各方的壓力,而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更使自己心力交瘁;一夜白髮。
當孩子還是小童的時候,如他們在心智上或情緒上出現了什麼的問題時候,因孩子天真無邪的臉,做大人的我們對這些有問題的小孩包容程度是可以比想像中的好,父母的愛心可以包容眼前所看見的一切缺陷,但當這些小孩日漸長大變了成年人之後,這些小孩不再擁有天真無邪的笑臉,而當他們面對着生理上轉變而不能自理的處境時,有些父母開始感到心力交瘁及心靈疲累,由一顆拯救熱切的心可能變成一種無法脫離的心理及生活上的負擔,開始對自己的命運有着懷疑,可能會向天問一句:「我真的命苦 , 為何我會有這樣的小孩?祢在玩弄我嗎?」
做媽媽的艱辛不是每個外人都能明瞭她內心的世界,如不被丈夫理解及支持或被伴侶拋棄,那使生活上百上加斤,心裏苦不堪言。筆者有感香港社會風氣是追求拔尖的學生及頂尖的人才,這對於沒有那麼睿智的學生及比較平庸的成年人來說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政府應推行更多和改善更多共融及和諧的社會政策,使各人恰如其分及各按其位為社會在不同程度上作出努力及貢獻,為有能力的人士去關顧弱勢社群。
筆者很欣賞澳洲政府所推行的措施,他們很注重人權及每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有為自己發聲的權利,澳洲政府是會供養有智障或有其他缺陷問題的成年人,為他們提供宿舍及簡單的職業服務,這樣的社區服務可減輕年事已高的父母所承受的重擔。筆者希望不久將來的香港政府也會為這班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類似的服務,不至再有家庭悲劇的發生。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所賜予的禮物,每個人都有他獨特可愛之處,就算上天賜了一個平庸或有缺陷的孩子,這都是有祂的美意及安排,試想想每當孩子叫一聲「媽媽」或「爸爸」,你的心是有多麼的甘甜,再多的艱辛工作也是值得的。有再多缺陷的孩子也會知道什麼是「愛」,他們也會知道怎樣去關心及愛他人。
「人之初,性本善!」他們都有著純真可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