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機器人」
11月9日晚,筆者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見證了第十五屆全運會的開幕。這場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辦的盛會,以「水」為媒,以「夢」為帆,在嶺南大地拉開序幕。
第七屆小鵬科技日中,IRON人形機器人因走貓步過於逼真遭網友質疑藏真人,何小鵬以「感謝認可」幽默回應,美國網友吐槽馬斯克耽於Doge與Optimus,背後是小鵬七年研發的技術突破。
白宮 AI 沙皇薩克斯在 Podcast 中警告,美國若陷入恐懼驅動的嚴苛監管,將助中國贏 AI 戰。他提出創新、基礎設施、開放出口戰略,並呼籲結束加密貨幣執法式監管。
英國男性盟友組織調查 37 所中學,超三成男孩想有 AI 朋友,半數覺得線上世界更吸引人。AI 因個人化特性成男孩情感出口,卻致睡眠社交問題,專家呼籲關注青少年情感困境。
我們正站在一個歷史性的交匯點:全球空天經濟的爆發式增長,與機器人技術從「功能機」向「可信智能體」的範式革命,共同交織成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預測,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規模將突破1萬億美元。這一龐大前景與太空環境固有的高成本、高風險形成強烈反差,而正是這種反差,為機器人技術提供了絕佳的舞台。筆者認為隨著多模態大模型、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以及諧波減速器、行星滾柱絲杠等核心硬件的持續精進,現代機器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環境感知、自主決策與精密操作能力,為其進軍空天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石。
機器人行業正站在歷史性拐點。社會剛需提供了強大的市場拉力,大模型技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推力,硬體創新奠定了實現的物理基礎,而檢測認證體系則是確保整個產業在安全、可信軌道上高速發展的護航者。未來,一個由"可信智能體"驅動、覆蓋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及各類垂直應用在內的兆級新興產業正在加速形成,並將深刻重塑未來生產與生活方式。
雲迹科技(02670)10 月 8 日起招股,作為 18C 章特專科技股,孖展超 13 億元錄 40 倍超購。入場費 4828 元,騰訊阿里為股東,10 月 16 日掛牌。
馬斯克顛覆電動車、火箭、機器人產業後,最新目標是行動網路。他旗下的SpaceX上周以170億美元向EchoStar收購無線頻譜執照,長期以來被Verizon 、AT&T及T-Mobile主宰的行動通訊市場,現在可能正面臨「馬斯克式」的巨大變化。
52年前,全球第一款全尺寸人形機器人WABOT-1站立起來,從早稻田大學實驗室邁出第一步,雖每步耗時45秒,卻已震驚世界;最近,作為國內第一家人形機器人企業,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2,無需人工干預或關機,全球首次實現自主換電,機器人工作「連軸轉」的場景成為現實。
廣東深圳「優必選」Walker S2 搭載全球首創自主換電系統,三分鐘無人換電,憑三大核心技術實現全天候運作,提升效率,機器人都要做牛做馬啦。
「AI龍崗·機遇未來」主題为的深圳市龍崗區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發展大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禮文堂盛大舉行
中國近期舉舉行全世界第一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引起歐洲高度關注。歐洲媒體形容,該活動展現了中國爭逐技術領域,尤其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領導雄心,取得的成果「越來越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