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承諾對美投資的細節,也存在諸多不明之處。特朗普23日在講話中吹噓道,日本為爭取到與美國談判的「特權」,預先「支付」了5500億美元,並稱「這向其他國家發出了明確信息」。
但這一數額已超過日本全年稅收總額,而且按照日方的解釋,所謂「5500億美元」的投資,實際上是一個涵蓋國有金融機構投資、貸款及貸款擔保的框架性數字,非財政總支出,且需企業主動參與才能動用。利潤分配雖按投資比例為美方90%、日方10%,但具體項目的分配比例會有所不同。
在農產品領域,白宮稱「日本立即增加75%美國大米進口」,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卻在24日的記者會上解釋稱,日本可「自主決定」擴大采購量,但「不會設定固定配額」。日本計劃通過零關稅最低準入框架來增加美國大米進口,小泉同時強調,「進口大米的總量並不會增加。」
另一邊,在防務開支問題上,赤澤22日稱日美協議「未涉及相關內容」,美方23日則稱,日本每年將額外採購數十億美元的美製軍事裝備。對此,日本防衛省一名高級官員24日回應表示,現有開支計劃內的採購就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而雙方說法之所以存在出入,據悉是因為在談判前,防衛省已向赤澤團隊提供了其防務強化計劃中的擬採購裝備清單及預估價格,日方談判團隊為讓對美投資金額顯得更可觀,便已經將這些計劃內項目納入了協議。
說白了,日方其實是玩了個「數字遊戲」,把本就計劃的防務開支也算進了協議條件,而美方則其視作一筆新增軍事採購。
與常規貿易談判不同,此次美日並未產生一份雙方共同起草的協議條款文件,這也是日美各說各話的原因。據報道,日本計劃最早於下周發布一份兩國對協議條款共識的概要,但預計不會簽署正式文件。
在赤澤匯報會談結果後,日本首相石破茂24日下午對記者表示,目前「暫無簽署書面協議的計劃」。對於美方何時徵收新關稅,他回答說,「我相信美國將採取行政命令等措施,我方會據此考慮後續推進方式。」
在首相官邸接受採訪時,石破茂還指出,日美雙方就協議內容的公開信息「不存在矛盾」。他表示,「日美在防衛裝備及大米進口問題上沒有分歧」,同時強調「絕不會以犧牲(日本)農業為代價」。
再被問到「是否會辭職」的問題時,石破茂說,「我將繼續全力以赴,確保(美日)協議得以穩步實施,並消除國內企業及相關產業從業者因協議產生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