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關稅威脅 日相石破茂:怎能忍受被看扁

avatar

藍莓日報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日報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7日通知日本,華府將從8月1日起,對日課徵25%關稅,但暗示仍有進一步談判的機會。對此,日本首相石破茂強硬表態,日本需在安全保障、食品和能源等關鍵領域,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石破茂9日在一場街頭演講中表示,美日政府之間的關稅談判「是一場賭上國家利益的戰鬥,怎麼能忍受被對方看扁」。就算日本是美國的盟國,那也要「堂堂正正地說出來」,日本政府將保護應受保護的事物。 

他強調,即使日本是美國盟國,也不能被看扁或言聽計從。另外,韓國高層官員透露,作為美韓造船業合作的前提條件,美方要求韓國遏制中國。至於在對等關稅方面,該官員說,美方要韓國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 

當地時間7月9日,石破茂在千葉縣船橋市發表街頭演說。(東京體育報)

石破茂10日在一檔電視新聞節目中,被問到相關問題時指出,「若他們認為,日本應聽從美國建議,因為我們嚴重依賴他們,那麼我們就需努力在安全、能源和食品領域實現更多自給自足,減少對美依賴。」他表示,日本將在關稅談判中維護國家利益。 

美國的貿易赤字中,中國為2951億美元、歐盟2367億美元,日本、韓國及印度分別為687億美元、662億美元、456億美元。 

據《觀察者網》報道,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暢指出,此次關稅升級直擊日本經濟命脈——汽車產業占對美出口超30%,豐田已預警2025財年凈利潤或縮水34.9%,4-5月損失高達1800億日元。而隨著7月20日參議院選舉臨近,石破內閣支持率已降至25.4%,農業保護政策與工業出口利益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此次美國將關稅擴大至「所有商品」,對日本而言絕非簡單的貿易摩擦,而是一次對其經濟結構的系統性壓力測試,其衝擊是深遠且多層次的。 

目前來看,日本受到的直接經濟衝擊可以說遠超預期。高盛此前在3月基於單一汽車關稅的預測已完全失效,因為當關稅覆蓋所有商品,其影響將是指數量級的放大。汽車業作為拉動日本經濟的「領頭羊」,其利潤暴跌也只是冰山一角。更嚴重的是,衝擊會沿著產業鏈迅速傳導至電子、機械、化工等所有對美出口依賴產業,特別是為大企業提供配套的廣大中小企業,它們是日本經濟的毛細血管,但抗風險能力極弱,可能面臨生存危機。 

美國政府當地時間5月3日正式啟動對進口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徵25%附加關稅的措施。(資料圖片)

從社會面來看,企業利潤的蒸發將不可避免地傳導至民生層。我們可以預見,企業將削減投資、凍結招聘、壓低薪酬,甚至出現裁員潮。日本民間智庫推算,五年後日本製造業會面臨削減59萬崗位壓力,而日本總人口目前是1.23億,2024年日本出生人口只有68萬。這對於一個本已面臨通縮壓力和實質工資負增長的社會來說是雪上加霜,比如現在日本一般的大米價格差不多是——5kg大米在4000多日元左右(約等於人民幣200元)。而米價的上漲會帶動食品、房租、油價都往上漲價,可民眾工資漲幅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幅度。這將直接激化社會矛盾,動搖民眾對未來的信心。 

這次事件暴露了日本戰後以來高度依賴出口、並深度綁定美國單一市場經濟模式的內在脆弱性。它迫使日本必須痛苦地反思:當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戰略盟友成為最大的經濟風險來源時,國家未來的發展道路應如何調整?這包括日本相關企業後續是否考慮加速美國投資,日本政府是否會出台國內配套政策等問題。 

生死存亡 石破茂非硬不可

豐田汽車自動化生產流程。(豐田汽車)

石破茂展現出的罕見「強硬」,並非一時沖動,而是其國內政治、經濟底線和外交戰略三重因素交織下的必然選擇,反映出其對美外交正在發生深刻調整。 

首先,是不可退讓的「經濟底線」。2024年日本對美出口額達到了21.3萬億日元,其中包括汽車出口6萬億日元,汽車零部件出口1.2萬億日元,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4%,汽車產業是日本的工業命脈,更是日本經濟的「心臟」。美國要求日本開放每年77萬噸的大米免稅配額,相當於要摧毀其堅守半個世紀的農業保護體系。 

同時,以農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則是自民黨執政的「票倉基石」。這兩大領域是日本無論如何都不能輕易放棄的核心利益。如果連國家經濟命脈和執政根基都無法捍衛,任何內閣都將喪失其合法性。 

其次,是內政驅動下的「選舉策略」——這是最直接的原因。赤澤亮正曾表示,「為農民創造安全耕作環境對政府和執政聯盟很重要。要是在農業上讓步,可能會丟了選票,影響政權穩定」。因此政府在大米進口問題上態度強硬,以爭取農民和選民支持。 

共同社在7月5-6日進行的選情調查顯示,石破內閣的支持率為25.4%,較上次調查下滑7.0個百分點,不支持率為62.6%。石破內閣支持率已跌入「危險水域」,7月20日參議院選舉迫在眉睫。在任何國家,對外強硬都是凝聚民心、轉移國內矛盾的有效手段。此時對美妥協,無異於政治自殺。因此,強硬首先是一種服務於國內政治需要的「姿態」。 

第三,是追求「戰略自主」的長期訴求。這次關稅事件是一次痛苦的「清醒劑」,讓日本深刻認識到將國家命運完全捆綁於美國的脆弱性。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在侵蝕盟友的信任。因此,日本的強硬也是其國家戰略尋求「自主性」的體現,意在向美國和世界表明日本有自己的國家利益,不會再無條件地充當美國的附庸,從而追求爭取更對等的盟友關系。 


相關推薦

緬甸8.2級強震逾千人死亡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多地傳出災情
avatar
藍莓日報
緬甸強震 國際社會馳援災區
avatar
藍莓日報
萬斯強登格陵蘭狂食閉門羮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防長疑洩五角大樓機密
avatar
藍莓日報
湯加 7.1 級地震發海嘯警報
avatar
藍莓日報
駐緬使館證實一中國公民遇難
avatar
藍莓日報
德國私營航天火箭「爭空」受挫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