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網報道,大暑節氣,濕熱交蒸,正是吃西瓜的時節。在我國,目前西瓜種植面積達2000多萬畝,年產量穩定在6000萬噸左右,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約占全球的60%,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粗略來算,我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耗西瓜將近100斤。
「南匯8424」,是引入種植吳明珠院士團隊優選培育的西瓜良種,也是上海人最喜歡的西瓜品種之一。這些品牌化的西瓜,從瓜熟蒂落的那一刻起,就被貼上了「身份證」——「申農鏈」溯源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就能知曉產地、種源等信息。
越亞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應雄表示,「南匯8424」屬於中果型,大小一般在6斤到12斤之間,口感爽口脆甜,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一般糖度在11度到13度。4月中下旬「南匯8424」就開始陸陸續續上市,到8月中旬差不多就結束了。
在2024年,上海市品牌化的地產西瓜,對全市西瓜總產值的貢獻度達66.4%。上海市今年西瓜種植面積約為4.3萬畝次,總產量預計在10萬噸左右。不過,10萬噸西瓜,當然不夠吃。
在上海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和重要集散地——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來自全國多個產地的西瓜正源源不斷匯入,保障一年四季不間斷供應。作為上海唯一的主中心批發市場,這里的水果全年銷量占到全市消費量的50%。
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立力表示,每天平均進場在1000噸,最高峰要達到2000噸。初步統計,全國大概有二十幾個省份的西瓜都會到這來。7月2日這一天,正好是南方瓜和北方瓜交集,北方瓜大量上市的一個時間,進場西瓜的總量是1647噸,壘起來的話可能有140個東方明珠那麽高。初步統計,在2024年,上海人共吃掉西瓜40萬噸左右。
陸立力續稱,現在上海消費的習慣,從我們整個的交易量來看,偏向於品牌化的,偏向於小果型的,慢慢向小型化優質品的狀態去延伸了。
從全國各地收「名瓜」銷往大灣區
在廣東東莞一些大型水果交易集散地,這段時間,西瓜也成了「絕對主角」,平均每10個批發商中,就約有3個在售賣西瓜。在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入夏以來,平均每天西瓜銷量350噸,最多的一天670噸左右,按每個5公斤算,平均每天賣出7萬個西瓜。
根據某貨運物流平台的數據,2024年全年,東莞共收到約2億個西瓜,成為全國最大的西瓜收貨城市,全國各地運來的西瓜,會從這里迅速轉運到粵港澳大灣區周邊城市銷售。
東莞市鄭峰果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勝峰透露,產地最開始在海南,1月份到3月份,接著就是雲南,4月份到6月份左右,就換到江蘇鹽城,7月初就到西北,甘肅、寧夏,再到10月份以後,我們就要回到南方來,反正一年到頭西瓜都有產量。
2025年,中國最受歡迎的西瓜品種還包括麒麟西瓜、黑美人西瓜、特小鳳西瓜、早春紅玉西瓜、京欣一號西瓜、冠龍西瓜、金城5號西瓜、新紅寶西瓜、花皮無籽西瓜和國欣2號西瓜。此外,一些新品種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例如「汴秀金寶」和「熱研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