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完,根本抓不完」,最近,有網友發帖稱,深圳較場尾海邊現大量花蟹,引得很多網友直呼羡慕
該網友表示,深圳較場尾海邊,因雷雨天氣突現上百斤蘭花蟹
來看看這鮮活的大螃蟹,你就說誰看了不眼饞?
評論區,有網友曬出自己的「戰績」,有網友表示,家裏的冰箱都放不下了
這麼多人紮堆撿螃蟹,對此,深圳市大鵬新區辦事處發佈提醒:
近期,較場尾因天氣原因蘭花蟹等海洋生物出現至海岸淺灘,吸引一些遊客前來。為保障遊客安全,作為景區運營管理單位,我們已及時對現場遊客進行提醒:
1.注意有毒的海洋生物、鋒利的礁石、變幻的潮汐等情況,尤其避免觸碰有毒生物,如藍環章魚、水母等。
2.海岸遊玩時注意做好安全防護,以防被礁石、貝殼等刮傷。
3.務必留意現場廣播、哨聲及救生艇的預警提醒。
4.遵守沙灘開放時間,19:00後禁止下海。
5.建議提前查閱潮汐時間,遊玩時注意漲潮退潮情況。遇到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堅決不能下海。
6.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向岸邊工作人員求助,或撥打鵬聯文旅24小時服務熱線0755-84309088。
趕海雖然看似很有趣,但提醒各位,趕海也可能面臨的風險,值得大家警惕:有毒的海洋生物、鋒利礁石、變幻莫測的潮汐……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危險因素,在社交平臺上以“趕海受傷”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發現有不少網友都因沒有佩戴手套和防滑鞋等裝備,被礁石、貝殼等刮傷,鮮血直流。
還有不少小朋友因為沒有做好防護,跟家長在海邊遊玩時被水母蜇傷,導致手臂出現紅腫。
天津極地海洋公園生物保育部副部長陳志偉表示,趕海的過程中,一定要穿戴好防護裝備,避免被蜇傷。如果不小心被水母蜇傷,可以用海水沖洗傷口,並用鑷子或乾淨的硬物輕輕刮掉皮膚上殘留的觸手,嚴重的話要及時就醫。
除了水母,趕海時還要注意藍環章魚。它們全身密佈著藍色的圓圈、斑點或條紋。藍環章魚的毒素毒性非常強,而且受熱不分解,千萬不能吃。
首先,潮汐變化無常,對於不熟悉潮汐規律的初學者來說,極易因疏忽大意而錯過安全撤離時間,被困於礁石或淺灘,後果不堪設想,建議提前查閱當地的潮汐時間表。遇到颱風預警或暴雨天氣,堅決不能下海。
其次,海洋生物也暗藏危險。一些貝類可能含有毒素,誤食後可能導致食物中毒;部分海洋生物如海膽、水母等,觸碰後可引發皮膚過敏甚至更嚴重的生理反應。
尤其要注意的是,螃蟹也有不能吃的品種,身上帶有毒性。所以在抓獲螃蟹之後,可以先查一下資料,如不可食用,儘快放歸大海。
專家表示,要儘量遠離潮間帶的礁石區與縫隙處,珊瑚礁密集區等容易藏匿危險生物的地方,對於一些不熟悉的海洋生物,記住三不碰原則:不碰不認識的生物,不碰海洋生物分泌的黏液,以及不碰刺狀結構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