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深圳閉幕 港隊9金創28年最佳成績 李思穎3金何詩蓓2金閃耀 下屆湖南承辦

avatar

藍莓小編

傳媒人/記者
作者:

藍莓小編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21 日晚 8 時在深圳寶安歡樂劇場圓滿閉幕。本屆全運會以「星辰大海」為主題,融合體育、藝術與三地文化,運用液態畫布、5G 雲控等創新科技,逾千名演藝人員帶來視覺盛宴。香港特首李家超聯同廣東省省長孟凡利、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向來屆承辦地湖南省交接會旗,標誌着為期 13 天的賽事正式落幕。

作為東道主之一,香港派出史上最龐大的 900 人代表團參賽,602 名運動員角逐 28 個項目的獎牌。最終港隊以 9 金 2 銀 8 銅共 19 枚獎牌,排名全國第 14 位,創下 1997 年回歸以來的最佳成績。其中單車選手李思穎表現最為耀眼,在女子公路賽、全能賽及麥迪遜賽中連奪 3 金,成為港隊獎牌最多的選手;巴黎奧運獎牌得主何詩蓓則在女子 100 米、200 米自由泳項目摘金,延續強勢表現。

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21 日晚 8 時在深圳寶安歡樂劇場圓滿閉幕。(圖:新華社)
本屆全運會以「星辰大海」為主題,融合體育、藝術與三地文化,運用液態畫布、5G 雲控等創新科技,逾千名演藝人員帶來視覺盛宴。(圖:新華社)
本屆全運會競技水平大幅提升,在田徑、游泳等項目創超 8 項世界紀錄,12 個小項冠軍成績超越巴黎奧運。山東隊以 50 金位居獎牌榜首位,廣東、浙江分別以 42 金、41 金緊隨其後。(圖:新華社)
香港特首李家超聯同廣東省省長孟凡利、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向來屆承辦地湖南省交接會旗,標誌着為期 13 天的賽事正式落幕。(圖:新華社)

香港擊劍隊今屆實現「零的突破」,男子花劍團體隊在張家朗、蔡俊彥領軍下,憑主場之利擊敗衛冕的福建隊奪金,助港隊劍擊達成奧運、亞運、世錦賽等賽事的「大滿貫」。隊伍更創下單日 1 金 1 銀 3 銅的佳績,何思朗亦成為香港全運會佩劍項目首位銀牌得主。首次參賽的網球選手黃澤林,為港隊奪得史上首面全運會男子網球單打銅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親自頒獎。

本屆全運會競技水平大幅提升,在田徑、游泳等項目創超 8 項世界紀錄,12 個小項冠軍成績超越巴黎奧運。山東隊以 50 金位居獎牌榜首位,廣東、浙江分別以 42 金、41 金緊隨其後。港隊除傳統強項發揮穩定外,手球隊亦取得第 4 名的歷史最佳成績,羅淑佩透露政府正研究協調啟德體育園場地,支持手球隊黃金時間練習,並規劃劍擊館建設,期望任期內提交撥款方案。

香港擊劍隊今屆實現「零的突破」,男子花劍團體隊在張家朗、蔡俊彥領軍下,憑主場之利擊敗衛冕的福建隊奪金,助港隊劍擊達成奧運、亞運、世錦賽等賽事的「大滿貫」。(圖:新華社)
其中單車選手李思穎表現最為耀眼,在女子公路賽、全能賽及麥迪遜賽中連奪 3 金,成為港隊獎牌最多的選手。(圖:新華社)
巴黎奧運獎牌得主何詩蓓則在女子 100 米、200 米自由泳項目摘金,延續強勢表現。(圖:新華社)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港隊佳績不僅展現體育實力,更培養市民愛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今次合辦經驗提升香港大型賽事承辦能力,推動大灣區深度融合。(圖:新華社)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港隊佳績不僅展現體育實力,更培養市民愛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今次合辦經驗提升香港大型賽事承辦能力,推動大灣區深度融合。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主任楊德強指出,港隊近半數承辦項目獲獎,主場優勢與項目規劃成效顯著,待下月殘特奧後,將與粵澳及國家體育總局檢討合作空間。

獲獎運動員共獲香港賽馬會贊助的 1147.5 萬港元獎金,其中李思穎獨得 225 萬港元。李家超在社交平台致賀時強調,體育精神永不散場,政府將把全運激情轉化為體育強國建設動力,呼籲市民繼續支持香港運動員再創高峰。下屆全運會將於湖南長沙舉行。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港隊孟加拉啟德體育園10.14賽事售罄有插曲|付款未收門票球迷急訴,平台指支付系統故障
avatar
藍莓小編
陳國基主禮十五運火炬儀式|香港維港兩岸傳遞亮點及飛行限制 黃鎮廷佘繕妡領銜 50 棒火炬手
十五運會|貝俊龍 ILCA 7 封王 港隊今屆首金誕生!5 分鐘改中文名背後故事
十五運跳水|全紅嬋復出首秀 76.5 分奪冠 與王偉瑩 0.9 分險勝陳芋汐組合 帶領廣東隊衛冕女團金牌
李思穎十五運衛冕女子公路單車金牌 獲75萬獎金|小女車神實至名歸 羅淑佩親自打氣
全運會范逸爆紅|跳水界車銀優是誰?上海22歲選手皮膚白到發光 網友:又帥又有實力
陳芋汐全運單人首金圓夢!全紅嬋傷病觀戰助威,巴黎奧運後迷茫歷程,網友:「嬋汐之間的友誼太珍貴」
莊守堃l全運會:科技與文體藝完美融合 展現灣區創新力量
avatar
莊守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