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向殮房收費,市民感嘆:「連死都要付錢,還有什麼福利可言?」

avatar

周美華

教育界
作者:

周美華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在這個曾經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香港市民近年來面對的,不只是生活成本不斷上升,更是連死亡都變得昂貴。政府近日宣布,公立醫院殮房將於2026年起實施分階段收費制度,由原本的免費服務改為每日收費,最高可達每日550元⁽¹⁾⁽²⁾。這項政策一出,輿論譁然,市民不禁問: 香港政府是否真的窮到要向死人開刀? 

在過去,殮房是市民最後的安息之地,至少在生命終結後,能有一段平靜的過渡期。但如今,這段過渡期卻變成了另一筆沉重的開支。根據新制度,遺體存放首三日免費,第四日至第十七日每日收費100元,第十八日至第三十三日每日200元,第三十四日起更高達每日550元⁽²⁾。若家屬因行政程序、火化爐期不足等原因無法及時安排出殯,費用可能高達數千甚至破萬元⁽²⁾。 

這不禁令筆者悲從中來。「一個人活著要交稅、交租、交醫療費,死後還要交殮房費。」這樣的制度,對基層家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有殯儀業者直言:「遺體未出殯已經要畀過萬雜費,實屬不合理。」⁽²⁾又如死者是單身人士而在沒有遺囑下,請問有誰幫他或她付這筆費用呢?或許,如有重大社會事件或疫情重演,請問政府醫療機構怎樣去處理遺體呢? 現在筆者腦海裏又重現電視新聞報道中在疫情期間有很多巨遺體在醫院門外停放,家屬難以形容的慘痛情況。

更令人心寒的是,這項政策在推出前並未廣泛諮詢業界或市民意見。不少人批評政府「睇齊私院」的收費標準,卻忽略了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即使家屬積極處理身後事,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程序,變相要「罰款」⁽¹⁾。 

筆者只可慨嘆問一句: 「那麼,作為香港市民,我們還有什麼福利?」曾幾何時,香港以其完善的公共醫療、教育制度而自豪。但近年來,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房屋政策飽受批評,市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逐漸被蠶食。如今連死亡都要計算成本,讓人不禁懷疑「我們繳納的稅款,到底換來了什麼?」 

政府或許會辯稱,收費是為了資源合理分配,避免殮房長期佔用。但這種說法,對於正在哀悼親人的家屬而言,無疑是冷酷的。死亡本應是人生的終章,應該被尊重與善待,而不是成為政府財政的補缺口。筆者個人愚見來建議如政府新辟稅項增加收入,可否在每日過關北上人上再加付$20或$30的過關稅呢?那是否更合乎正規收款嗎? 只少市民有選擇權付與不付 。 

這不只是政策的問題,更是價值觀的崩塌。當一個城市連死亡都要精算成本,市民的尊嚴何在?我們不禁要問:「香港,你還記得自己曾經的承諾嗎?」 

或許,我們無法改變政策,但我們可以發聲。我們可以要求政府重新審視這項收費制度,延長免費存放期,減輕基層家庭的負擔。我們可以呼籲更多人關注公共資源的分配,讓香港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個真正關懷市民的家。 

在這個城市裡,我們為何要活得辛苦,死得昂貴? 但願有一天,香港能重新找回那份人情味,讓市民在生命的終點,至少能夠安然告別。  

資料來源: ⁽³⁾⁽¹⁾⁽²⁾  

[1] 公院殮房收費|第34天起日收550元「睇齊」私院 業界倡豁免收費應由首3天延至1個月 (https://news.hket.com/) 

[2] 公立醫院殮房遺體存放明年起每日收費 收費清單全曝光 未付清不能取遺體? - 新Monday NM+ (https://www.nmplus.hk/) 

[3] 墳場及火葬場服務收費一覽表 (https://www.fehd.gov.hk/tc_chi/cc/info_charge.html)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一禁了之 vs 發牌規管:兩地青少年煙率懸殊背後藏住甚麼玄機?
avatar
洪錦鉉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
生活隨筆 - 寵愛有加
avatar
周美華
美國外延式戰略在全球多極秩序下的權力重構與文明衝突
avatar
陳承宇
香港補地價機制的政策矛盾
avatar
陳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