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曾經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香港市民近年來面對的,不只是生活成本不斷上升,更是連死亡都變得昂貴。政府近日宣布,公立醫院殮房將於2026年起實施分階段收費制度,由原本的免費服務改為每日收費,最高可達每日550元⁽¹⁾⁽²⁾。這項政策一出,輿論譁然,市民不禁問: 香港政府是否真的窮到要向死人開刀?
在過去,殮房是市民最後的安息之地,至少在生命終結後,能有一段平靜的過渡期。但如今,這段過渡期卻變成了另一筆沉重的開支。根據新制度,遺體存放首三日免費,第四日至第十七日每日收費100元,第十八日至第三十三日每日200元,第三十四日起更高達每日550元⁽²⁾。若家屬因行政程序、火化爐期不足等原因無法及時安排出殯,費用可能高達數千甚至破萬元⁽²⁾。
這不禁令筆者悲從中來。「一個人活著要交稅、交租、交醫療費,死後還要交殮房費。」這樣的制度,對基層家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有殯儀業者直言:「遺體未出殯已經要畀過萬雜費,實屬不合理。」⁽²⁾又如死者是單身人士而在沒有遺囑下,請問有誰幫他或她付這筆費用呢?或許,如有重大社會事件或疫情重演,請問政府醫療機構怎樣去處理遺體呢? 現在筆者腦海裏又重現電視新聞報道中在疫情期間有很多巨遺體在醫院門外停放,家屬難以形容的慘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