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青衣曉峰園 45 歲男確診,過去三月無外遊​,衞生署設健康站檢測

avatar

藍莓小編

傳媒人/記者
作者:

藍莓小編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繼 2025 年 10 月底香港黃大仙鳳德邨錄得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後,11 月 3 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再公布一宗新增本地個案,並於當晚 7 時 15 分,由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率隊,在青衣寮肚路花園會見傳媒,詳述個案情況及後續應對措施,同行者還包括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吳東尼、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霍明茵及民政事務總署葵青民政事務專員梁乘龍。​

據公布,今次新增本地個案涉及一名 45 歲男性患者,居於青衣曉峰園,日常在上環工作。該患者過去三個月並無外遊記錄,符合本地個案判定標準,目前情況穩定。歐家榮在記者會上特別指出,經流行病學調查確認,該患者在潛伏期內並無在黃大仙鳳德邨活動的記錄,因此與此前鳳德邨的兩宗本地個案(分別為 82 歲居邨老婦及區內小學職員)無關連。​

據公布,今次新增本地個案涉及一名 45 歲男性患者,居於青衣曉峰園,日常在上環工作。該患者過去三個月並無外遊記錄,符合本地個案判定標準,目前情況穩定。(圖:維基百科)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該 45 歲男患者的行踪,與本港今年累計的 54 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中的 52 宗輸入個案,在青衣曉峰園、上環信德中心及葵廣一帶存在重疊,但目前暫未確認患者具體感染地點。對此,歐家榮表示,當務之急將在患者潛伏期內活動的上述地點開展大規模滅蚊行動,同時持續對患者樣本進行基因排序,以追蹤病毒來源。​

吳東尼在記者會上補充,青衣曉峰園預計有 1500 戶居民居住,為做好防控及檢測工作,衞生署將在青衣曉峰園、上環信德中心及葵廣三地設立健康站,安排醫生及護士駐點,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健康諮詢及檢查服務。​

回顧本港今年基孔肯雅熱疫情,截至 11 月 3 日,累計錄得 54 宗確診個案,當中 52 宗為輸入個案,3 宗為本地個案(含今次青衣個案)。(圖:網絡翻攝)

回顧本港今年基孔肯雅熱疫情,截至 11 月 3 日,累計錄得 54 宗確診個案,當中 52 宗為輸入個案,3 宗為本地個案(含今次青衣個案)。此前,針對鳳德邨個案,衞生署截至 11 月 2 日午 5 時,已為約 10700 名居民進行健康評估,安排 39 名出現輕微病徵的市民抽血檢查,其中 36 人檢驗結果為病毒陰性。​

歐家榮在談及疫情風險時表示,一周內出現三宗本地個案仍在預期範圍內,署方將透過現有檢測系統持續排查本地個案,同時呼籲醫生接診時,若遇無外遊記錄但出現發燒、嚴重關節痛等症狀的患者,及時安排化驗,將疫情風險降至最低。他同時提醒,今次個案或顯示本港存在另一病毒傳播源頭,曾到過青衣曉峰園、上環信德中心及葵廣的市民,若出現不適可聯絡衞生署跟進。​

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同時提醒,今次個案或顯示本港存在另一病毒傳播源頭,曾到過青衣曉峰園、上環信德中心及葵廣的市民,若出現不適可聯絡衞生署跟進。(圖:網絡翻攝)

此外,翻查資料可見,2025 年 8 月 6 日,曾有兩名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居於青衣曉峰園,分別為一名有長期病患的 55 歲男子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 10 歲兒子,兩人此前均有孟加拉旅遊史,目前暫未確認今次本地個案與該兩宗輸入個案是否存在關聯。​

至於基孔肯雅熱的病症及治理,據介紹,患者感染後常出現發燒和嚴重關節痛,「基孔肯雅」源自非洲馬孔德語,意為「變得扭曲」,正形容患者因關節疼痛彎腰的模樣;其他常見症狀還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及紅疹,症狀多為自限性,一般持續數天,但部分患者關節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該病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較罕見,多與患者本身健康問題有關,新生兒、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重症風險較高。目前並無特定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以紓緩症狀為主,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及補充體液。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廣東順德確診478例基孔肯雅熱
avatar
藍莓日報
世衛專家提醒防範基孔肯雅熱爆發
avatar
藍莓日報
「巨無霸」華麗巨蚊出山,佛山有望擊退基孔肯雅熱
avatar
藍莓卷
荃灣海濱公園及荃灣公園改善工程按預期進度推進,部分設施即將開放
avatar
伍俊瑜
本港增3宗基孔肯雅熱 其中一名患者為鳳德邨學校員工
55 歲女子確診為本地基孔肯雅熱個案 料於黃大仙鳳德邨一帶受感染
荃灣楊屋道污水渠倒灌事件
avatar
伍俊瑜
荃灣重建計劃
avatar
伍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