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央視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專家7月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透露,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範圍疫情,給衛生系統帶來壓力。截至7月21日,廣東佛山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已達2659宗。
據阿爾瓦雷斯介紹,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癥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阿爾瓦雷斯說,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此外,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並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阿爾瓦雷斯說,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數熱帶國家存在。世衛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系統,並擴大監測範圍以追蹤和控制基孔肯雅熱疫情。
佛山醫院設「蚊帳病房」切斷傳播
廣東佛山市昨日(22日)下午通報,從7月8日監測發現首宗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感染以來,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2659宗,主要集中在順德區。為應對疫情,佛山市多區發布《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公眾積極行動,及時清除蚊蟲,殺滅成蚊。
目前佛山市指定了53家醫院為定點收治機構,先準備了3600多張防蚊隔離牀位,後期也做好了擴容準備,目前在院治療的都是輕癥患者,沒有重癥病例。同時,佛山市還新增了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儲備了較為充足的檢測試劑,對醫務人員進行了培訓。
據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群介紹,基孔肯雅熱最典型的三個癥狀就是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採取的都是對癥治療,比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的藥物。這種感染的最大特點是伴隨著明顯的關節疼痛,此前的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
滅蚊隊伍定時定點滅蚊
據了解,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人和人之間不直接傳播。因此預防基孔肯雅熱,關鍵是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日前,國家疾控局和廣東省衛健委都派出了專家組到佛山市指導和參與疫情防控。疾控部門以及專家評估認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切斷社區傳播和疫情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