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體 Antena 3 報導歧視華人?法律維權案例成功反擊偏見

avatar

馬周杰

法律界
作者:

馬周杰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在當代多元社會中,媒體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既是傳播資訊的窗口,也是塑造公共認知的力量。然而,當媒體報導失衡,當指控未經查證,甚至成為偏見與歧視的載體,其破壞力遠遠超出一時的輿論風暴。對身處異鄉、努力打拼的華人群體而言,這樣的傷害更深、更重。

2024年底,西班牙某家主流電視台播出一則針對華人社區的報導,以極具煽動性的語言與毫無事實根據的論述,公然將合法經營的華人商戶描繪為「黑幫控制」、「洗錢溫床」的象徵。這一報導在缺乏任何官方數據、司法資訊或當事人回應的前提下,肆意構築起一個與現實完全脫節的負面敘事,不僅在電視上播出,還透過網絡廣泛擴散,迅速對整個社群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

作為西班牙法律人,我們深知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但更明白這項自由不是無限上綱的權利。新聞自由與新聞責任本是相輔相成,若媒體濫用其影響力進行道德審判,甚至助長社會對某一族群的恐懼與仇視,那麼它所傷害的,不僅是被報導對象,更是社會整體對法治與共融的信任。

因此,作為這個社群的一員,我們選擇不再沉默。我們選擇透過制度、透過法律,以事實為依據、以規範為武器,為社群的尊嚴、為真相的還原、也為社會的公平正義而戰。這不僅是一場法律的抗辯,更是一場公共敘事權的爭奪,是一個族群向主流社會發出的有力回應:我們不會再被定義,我們要自己說話。

從 Cobo Calleja 事件揭開真相

2024年12月3日,西班牙大型電視台Antena 3旗下的《Más Espejo Público》節目播出一則針對華人社群的所謂「調查性報導」。內容充滿誇張與偏見,將馬德里Cobo Calleja工業園——西班牙華人企業最集中的商業區之一——直接描繪為「歐洲最大中國洗錢中心」。節目中甚至聲稱:

  • 「這裡是中國黑幫最活躍的洗錢場所」
  • 「整個園區受黑幫控制,形成地下經濟」
  • 「拒絕採訪的華人商戶,是因為有所隱瞞」

這些言論毫無事實依據,未經警方或司法機關確認,更未給予被指控群體任何申辯或澄清的機會。其報導手法不僅違反新聞基本倫理,更造成嚴重社會影響——許多華商反映節目播出後,客源減少、合作受阻,甚至在社區中遭受異樣眼光與言語歧視。

西班牙大型電視台Antena 3旗下的《Más Espejo Público》節目。

法律的介入:華人社群不再沉默

面對這樣明顯不公與歧視的媒體行為,西班牙華人法律協會果斷啟動維權程序。我作為協會法律顧問,親身參與了全案的資料整合、程序設計與法律行動,目標明確:讓法律說話,讓體制回應。

我們同步向三大官方機構提出正式申訴:

  1. 西班牙新聞仲裁、申訴與道德委員會
  2. 西班牙國家市場與競爭委員會(CNMC)視聽媒體部門
  3. 西班牙申訴專員辦公室(Defensor del Pueblo)

在每一份申訴中,我們都細緻列出節目內容的違法與失實之處,並提交:

  • 全部節目視頻與逐字稿
  • 節目中使用的誤導性陳述整理
  • 多位華商因報導遭受損失的具體資料
  • 西班牙相關媒體法條與新聞倫理規範比對分析

我們要證明的不是情緒,而是事實;我們要爭取的,不是面子,而是真正的法律回應。

正義的迴響:新聞仲裁委員會的裁決,CNMC立案,調查啟動

2025年2月21日,西班牙新聞仲裁、申訴與道德委員會正式公布其對Antena 3節目的調查結果,裁定該節目嚴重違反新聞職業道德準則

裁決書指出,Antena 3在報導中涉及以下違規行為:

  • 違反新聞真實性原則(第2條):未經查證即散播誇張、不實言論,誤導公眾。
  • 違反公平報導原則(第5條):未給予被報導群體發聲機會,甚至將沉默曲解為「默認犯罪」,損害新聞公正性。
  • 違反反歧視原則(第7條):系統性使用帶有族群偏見語言,構成種族性污名化。
  • 違反新聞操守與責任原則(第1、3、5條):未區分事實與評論,採用模糊措辭如「據說」、「傳聞」構建虛假敘事。

委員會更指出,節目以攝影剪輯、空鏡頭與負面背景音樂,加強負面印象,且未引用任何警方、法院、政府或權威機構資料。這種以「調查」為名的報導,本質上為一種媒體操弄與誤導。

這份裁決雖不具備法律強制力,卻在新聞業界與公眾輿論中產生深遠影響,並為後續的監管機構調查提供了有力依據。

在新聞道德層面的裁決之後,第二階段的法律行動也取得突破。

2025年10月,西班牙華人法律協會收到申訴專員辦公室正式回覆函,通知我們提出的申訴已被受理並轉交國家市場與競爭委員會(CNMC),並確認該委員會已正式對Antena 3立案展開行政調查程序。

根據《2022年視聽傳媒法》第13號法律規定,若最終查證Antena 3存在違法行為,該台將可能面臨數百萬歐元級別的行政罰款,成為近年來西班牙媒體界因歧視性報導遭處分的重大案例。

這是一場制度性的反擊,也是一場法律框架內的正義追尋。

這不只是一場法律勝利,更是一場社群的集體覺醒

這次行動,並非僅僅為了捍衛幾位商戶的名譽,更是整個在西華人群體拒絕被污名、拒絕被沉默的象徵。

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

  • 商戶團結提供證據
  • 社區熱心轉發與聲援
  • 華文媒體廣泛報導
  • 法律團隊不眠不休準備材料

這正是成熟社群的表現:不以情緒對抗,而以法律據理力爭;不一味指責社會,而以制度建立新典範。

願法律成為尊嚴的保障,讓正義不再遙遠

或許我們無法阻止偏見的出現,但我們可以決定如何回應。

今天,透過新聞仲裁機構的裁決與CNMC的正式調查,我們向社會證明了一點:華人不是沉默的群體,更不是可以被隨意誣衊的對象。我們有能力依法維權,也有決心守護我們在西班牙辛勤建立的形象與地位。

願這次經歷,成為一次深刻的教育,也成為一次新的起點。讓更多人相信,在這個國家,正義雖或遲來,終將到達。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西班牙葡萄牙大停電 影響5000萬人
avatar
藍莓日報
一塊西班牙起司 32 萬港幣!點解?!
avatar
藍莓卷
西班牙小鎮「禁死令」:墓地不夠,請去別處往生?
avatar
藍莓卷
影壇咪神陳靜現身西班牙,「肚兜裸背」造型吸睛,超薄長褲蜜桃臀藏不住
avatar
藍莓小編
港鐵銅鑼灣站暴力事件:內地男子稱遭本地人歧視並重傷 打傷眼部引發關注
avatar
藍莓小編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