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華貿易協議:試圖解決一場他自己製造的危機

avatar

藍莓觀察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觀察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紐約時報中文網》28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特朗普的對華貿易協議:試圖解決一場他自己製造的危機」,文章稱,特朗普政府官員稱讚一項潛在貿易協議的進展。該協議可能要求中國採購美國大豆、暫停實施新的稀土礦產許可制度,而美國則會暫停或取消部分對華關稅。特朗普總統本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最終會達成何種共識,目前仍有待觀察。但美國官員提及的上述措施及其他舉措,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會將兩國經貿關係恢復到今年早些時候的狀態——也就是特朗普開啟最新一輪對華貿易戰之前的局面。美中兩國此前多次展現出升級貿易緊張局勢、損害跨太平洋企業利益的意願,之後又取消相關措施、達成休戰。但這些休戰狀態很快就會破裂,讓人對新協議的持久性產生疑問。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週日在ABC新聞節目中表示,上週末在馬來西亞會晤的中美談判代表已就兩國領導人週四在韓國會晤時討論的議題「達成實質性框架」。他表示,原定於11月1日實施的美國對華出口商品關稅提高100%的計劃已被取消;中國同意將稀土許可制度「暫緩一年,期間重新評估該制度」。貝森特還稱,中國還同意協助美國阻止製造非法吩坦尼所需化學原料的流通,並「向美國農民大量採購農產品」。

中國未下單美國大豆,美國豆農叫苦連天。(資料圖片)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在社群媒體上稱讚擬議中的大豆採購計劃是「大新聞」。她還說:「中國承諾大量採購美國大豆,將使市場恢復平衡,並為美國生產者確保未來數年的繁榮。」

但批評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似乎是在為解決自己製造的危機邀功。今年4月,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隨後便停止了大豆採購。

中國政府醞釀稀土許可制度顯然已有了一段時間。為回應拜登政府的技術限制措施,中國在去年12月首次出台相關措施;今年4月特朗普實施大規模「解放日」關稅後,中國大幅擴大了該制度的適用範圍;本月,在美國對數千家中國企業新增技術供應限制後,中國再次擴大了該制度。

諮詢公司DGA-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合夥人保羅·特里奧洛表示,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推行「以升級求降級」的政策,他認為這是「一種失敗的策略」。他指出,此次已是圍繞中國稀土限制展開的第五輪貿易談判。

「雙方都有能力傷害對方,」特里奧洛說,「目前的做法只會讓所有企業的市場份額全面縮水。」

9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首都華盛頓白宮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

特朗普的談判風格以不可預測著稱,他與習近平的會面可能還會促成其他協議。中國官員已提出可能進一步大量採購美國商品,並增加在美投資。在NBC《與媒體見面》節目採訪中,貝森特表示,雙方可能會討論「更平衡的貿易關係」、中東和亞洲的地緣政治關係,以及烏克蘭衝突等問題。

潛在協議的消息傳出後,市場反應積極。但目前談判的密集程度遠不及特朗普第一任期——當時談判代表耗時數月反覆磋商,最終敲定了一份90頁的貿易協議,內容涵蓋知識產權、銀行業、農業等多個領域。週五,特朗普政府表示,已啟動調查,確認中國是否違反該協議條款。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喬納森·欽指出,習近平此次參會前,中國已公布了下一個五年規劃,其中明確要求國家更加集中關注製造業和科技領域。他表示,這些規劃與美國長期以來對中國貿易做法的擔憂背道而馳,而這些擔憂正是中美貿易衝突的表面起因。但這些議題似乎並未出現在此次談判議程中。

「令我感到震驚的是,雙方不僅沒有討論這些核心問題,反而只是在逐個談具體議題,」欽說,「我們在談TikTok,談大豆,都是這類特定行業甚至特定企業的問題,而非最初可能引發這場衝突的實質性核心問題。」

葛里爾(左起)、貝森特、何立峰與李成鋼,25日在吉隆坡舉行美中貿易談判。(新華社)
美方以特別301調查為由對中國船舶徵收的特別收費有可能暫停。(新華社資料圖片)

與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如今的美中兩國更願意對彼此採取激進措施,這損害了依賴兩國貿易關係的企業利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對華貿易戰中,他僅對部分中國出口商品加徵了最高25%的關稅。

而此次,特朗普在就職後的最初幾個月裡就以中國涉吩坦尼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出口商品加徵20%關稅;之後又追加125%關稅,後來降至10%。特朗普政府還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徵收費用,擴大技術管控範圍,並威脅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徵100%關稅。

有「稀土之鄉」之稱的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區。 中新網
中美雙方14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會談,主要針對TikTok等雙方關切問題進行討論。圖取自新華社

儘管大多數國家政府未對特朗普激進的貿易政策採取反制措施,但中國是個例外。為回應特朗普的舉措,北京對包括大豆在內的美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宣布調查英偉達、高通等美國知名企業;啟動可能對美企採取行動的「反歧視」調查;此外還實施了稀土限制措施。

美國企業被夾在中間。行業分析師表示,若無法獲得更多中國稀土金屬和磁體供應,部分工廠可能在幾週內停產。一些企業擔憂,中美兩國相互衝突的法律和指令,讓它們無法同時遵守雙方規定。

喬治城大學教授、亞洲集團高級顧問麥艾文(Evan Medeiros)表示,中國官員認為自己比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更了解這位總統,也知道如何更有效地採取反制措施。

他指出,美中兩國都有意願對彼此採取激進措施,這導致局勢「本質上不穩定」,可能會破壞休戰狀態。

「雙方都帶著自信對待這段關係,都認為對方比己方更需要這段關係,最終都認為自己佔據優勢,」麥艾文說。「這種局面非常、非常危險。」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特朗普將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全球經濟恐陷亂局
avatar
藍莓日報
特朗普「地圖砲關稅戰」幹翻環球股市 對等關稅徵中國3成4
avatar
藍莓日報
中國「禮尚往來」反擊「對等關稅」 對由美進口商品加徵3成4關稅
avatar
藍莓日報
特朗普關稅戰「再度靈活」或暫免25%汽車關稅
avatar
藍莓日報
美國「小學雞」式報復中國反擊 再提高關稅至245%
avatar
藍莓日報
特朗普發開口夢稱:中國已就關稅與美國接觸
avatar
藍莓日報
中國言出必行 退回波音已交付客機
avatar
藍莓日報
美貿易戰「發癲」 徵東南亞太陽能產品3,521%新關稅
avatar
藍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