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榮航空一名 34 歲孫姓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後不幸病逝,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了解,該名空服員於 9 月底執勤米蘭返台航班期間,已身體不適,並多次向座艙長反映,但未獲妥善處理。下機後,她因病情惡化送醫,16 天後於 10 月 10 日不幸逝世。
事件曝光後,輿論嘩然,外界紛紛質疑長榮航空的空服員過勞及請假制度。有消息稱,長榮航空的請假規定複雜,員工請病假可能會面臨考績扣分、選班調班權利受限、福利取消等懲罰,導致員工不敢輕易請假。
近日,長榮航空一名 34 歲孫姓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後不幸病逝,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了解,該名空服員於 9 月底執勤米蘭返台航班期間,已身體不適,並多次向座艙長反映,但未獲妥善處理。下機後,她因病情惡化送醫,16 天後於 10 月 10 日不幸逝世。
事件曝光後,輿論嘩然,外界紛紛質疑長榮航空的空服員過勞及請假制度。有消息稱,長榮航空的請假規定複雜,員工請病假可能會面臨考績扣分、選班調班權利受限、福利取消等懲罰,導致員工不敢輕易請假。
10 月 17 日下午 2 時 30 分,長榮航空在長榮航空大樓召開記者會,由總經理孫嘉明率領相關團隊出面說明。孫嘉明在記者會上率一級主管鞠躬道歉,他表示,這次事件對公司而言是「極其沉痛的提醒」,承諾將以更高標準打造讓員工安心、健康的工作環境。
長榮航空空服本部副總蕭錦隆也指出,雖然調查結果尚未出爐,但事件提醒公司必須用更高的標準關照每位同仁。公司宣布啟動四項措施改善,包括服勤前和執勤期間執行強化自我健康評估、落實即時通報機制、加強管理職能、檢視考核評鑑作業。
此外,家屬於 14 日上午在台中舉行告別式並火化遺體,同日晚間卻收到公司訊息,催繳 9 月 27 日「家庭照顧假」請假證明,家屬回覆並貼出死亡證明,質疑公司內部流程與溝通。長榮航空對此回應,稱此次誤失係「同仁對業務不夠熟悉」所致,會檢討及改進。
桃園市勞檢處初步調查顯示,孫姓空服員此趟飛行任務及半年的出勤工時,都符合勞動基準法的規定,但當局將會訪談同機組員,釐清是否有請假遭拒等情形。台灣勞動部部長洪申翰也表示,事件經過還在釐清中,而長榮航空過去違法的記錄「的確不少」。
長榮航空此次事件不僅引發了對空服員勞動條件與照護機制的關注,也讓公眾對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員工權益保障有了更深的思考。
相關推薦
一名台灣長榮航空空服員執行米蘭航線任務後抱病返台,不幸10日晚間離世,引發外界關注。外界質疑長榮航空近年遭裁罰紀錄多,桃園市勞檢處表示,經查2023年至今,長榮航空違反勞基法第32條第2項規定超時工作,共計7次違反紀錄,合計裁罰295萬元新台幣。
據中天新聞網報道,長榮航空一名孫姓空服員,日前飛米蘭執勤時身體不適,抱病上班返台後於10日猝逝,事件經網路爆料後引發社會關注。14日家屬也舉辦告別式,有不少同僚皆前往送孫姓空服員最後一程,場面哀戚,而孫姓空服員的亮眼外貌和背景,也跟著曝光。
緬甸發生強震,中國第一時間啟動人道救援行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並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中國多支救援隊也抵災區。相較之下,美國的援手卻不見蹤影。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駐緬甸大使館3月31日確認,緬甸強震中中國公民有1人遇難,15人受傷。
特朗普重返白宮,其第一任期發起的臭名昭著的反華「中國行動計劃」又死灰復燃。據美國《印第安納學生日報》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3月28日突擊搜查了印第安納大學知名華裔教授王曉峰及其妻子馬念麗位於布盧明頓和卡梅爾的住宅。
解放軍東部戰區4月1 日開始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艦機多向抵近台灣,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解放軍對台軍演進入第2天,正式公佈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4月2日將於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簽署行政命令,向全球185個國家開徵對等關稅。他表示,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4月5日凌晨12時後生效;另對美國部份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4月9日凌晨12時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