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時「感受質」會消失?日本腦科學家揭秘「無的境界」的意識玄機

avatar

藍莓卷

新聞傳媒
作者:

藍莓卷

首次發佈時間 : 更新時間 :

冥想這件事,說穿了就是靜下心來專注覺察自身狀態的練習,自古以來被當成覺悟的途徑,現在連腦科學家都對它充滿好奇。

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對此發表了自己最新的觀點和看法。

他認爲最有趣的課題莫過於冥想時,我們的「感受質」(Qualia,指的是一種像質感一樣的意識體驗)會發生什麼變化。

他解釋說,冥想會讓人產生「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簡單講就是「意識到自己在意識什麼」,這下子「自我」和感受質自然就跟著變了。

有人在冥想時會冒出從沒體驗過的全新感受質。

還有人會覺得「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的感受」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

這些都不是空想,而是真實觀察到的現象。

冥想時「感受質」會消失?日本腦科學家揭秘「無的境界」的意識玄機。(示意圖來源:pixabay)

不過茂木也坦言,冥想和「無的境界」這類概念實在太飄忽了。

它們依賴文化、語言和個人感受,根本無法用一條線畫清界限,更像一道漸變的光譜。

就連有過體驗的人,對「高境界」的說法都各有各的理,想訂個客觀標準難如登天。

談到感受質本身,茂木的說法更耐人尋味:對能覺察到它的人來說,它的定義很清晰,但「你看到的紅色和我看到的紅色是否一樣」,至今沒人能驗證。

而在變性意識狀態(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下,雖可能出現新感受質或聯覺(Synesthesia),卻無法判斷這和正常狀態的感受質是否有本質差異。

他最獨特的見解是:越靠近「自我」的核心,感受質越像無色透明的狀態——這就是古人說的「無的境界」。

即便這境界的含義人人不同,其中的感受質反而更複雜。

最後他也無奈表示,這領域幾乎「一人一理論」,科學研究很難推進,或許親身體驗與傾聽分享,才是探索意識的關鍵。

冥想時「感受質」會消失?日本腦科學家揭秘「無的境界」的意識玄機。(來源:茂木健一郎の脳の教養チャンネル@YouTube)

立即關注

藍莓日報 Whatsapp,即時關注全球大小事!

免費加入
分享:
已複製

相關推薦

Jellycat 平替來了?日本 Qualia 扭蛋憑什麼火出圈?
avatar
藍莓卷
【緊急召回】哈瑞寶可樂軟糖驗出大麻!家長必看:如何識別受污染批次?
avatar
藍莓卷
七年鼻竇炎元凶竟是男友臭屁?醫生拆解「史上最離奇感染」真相!
avatar
藍莓卷
日本米價瘋漲民眾直呼食唔起,誰偷了日本人的大米?
avatar
藍莓卷
解密!「丼」字由中國古字變日本國民美食嘅前世今生
avatar
藍莓卷
「波」變炸彈!9 歲混血犬險釀慘劇 養寵家庭須知 5 大防範要點
avatar
藍莓卷
從教師到「霍亨索倫親王」:德國男子騙倒英王查爾斯?
avatar
藍莓卷
「老煙槍」竟是 4 歲孩童!泰國社會福利漏洞暴露,網民:生而不養天理難容
avatar
藍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