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一樣,玉木雄一郎也出身於日本民主黨,屬於民主黨分裂後的新生力量。他在日本國內以推行不依附大黨的中間路線而聞名,即所謂「中道」策略。
2016年,民主黨與維新黨合併組建日本民進黨。2017年,日本民進黨大分裂,黨內左翼人士出走建立立憲民主黨,玉木雄一郎也脫離民進黨,9月加入了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創立的希望之黨。
同年11月,因為小池百合子「東京都政忙不過來」,玉木雄一郎接棒,成為希望之黨的實際掌舵人。
2018年5月,玉木雄一郎力排眾議,在希望之黨和民進黨剩餘力量的基礎上整合建立舊國民民主黨,成為第二大在野黨,尋求獨立於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和傳統競爭對手,並於同年9月當選黨首。
2020年9月,日本立憲民主黨與國民民主黨等在野黨重組,形成當時最大在野黨,並沿用了立憲民主黨的黨名。然而,玉木雄一郎與約十餘名國會議員拒絕加入新黨,另立新的國民民主黨,並於同年12月當選該黨黨首,掌舵至今。
在政策定位上,玉木雄一郎將新國民民主黨定位於「建設性反對黨」,在政策上敢於與執政黨進行協商與交換。
2024年,玉木雄一郎向執政聯盟提出以削減汽油稅等補貼措施為條件,換取國民民主黨在國會預算案審議中的支持。這一務實策略雖招致部分在野黨批評其立場「軟弱」,卻成功吸引了眾多厭倦政治鬥爭的中間選民。
進入2025年參議院選舉,他領導的國民民主黨以「大膽減稅、提高免稅額度、緩解民生壓力」為主張,積極回應社會普遍面臨的通脹挑戰。同時,他也明確排除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可能性,強調「絕不考慮加入執政聯盟組閣」。這一清晰的中間路線贏得選民廣泛認同,最終推動國民民主黨在參議院席位增至22席。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玉木雄一郎此前從未入閣,在首相人選的預測中也長期處於邊緣位置。然而頗具戲劇性的是,他近年來在日本國內的公眾影響力,竟很大程度上維繫於兩樁「暗度陳倉」的事件上。
2024年12月,他先是因婚外情醜聞被國民民主黨暫停黨首職務3個月;不過停職期間他也沒老實,2月23日,他又竄訪台灣。
去年11月,週刊《SmartFlash》的爆料玉木雄一郎與一名39歲的模特兼藝人在7月和10月多次幽會。該週刊發佈了一張身穿灰色連帽衫的玉木從酒吧出來的照片,20分鐘後,那名女子也跟了出來。
儘管醜聞纏身,玉木為保選舉利益,仍堅持拖延承認事件,直至首相指名選舉當天才公開致歉。記者會上,他引用妻子的話辯白:「若連至親都無法守護,何談守護這個國家?」並承諾將「銘記教訓、深刻反省」,未來「以國家利益為先,專注政策落實」。然而,這番「愛家即愛國」的自喻,帶著幾分幽默感,卻不免顯得諷刺。
不過,玉木顯然不甘於只扮演「看家護院」的角色。為了急切輓回其黯淡的形象,他不顧外交影響採取了政治投機策略。2月23日,他借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訪問菲律賓之機,突訪中國台灣地區。
當時,他的婚外情風波仍未平息,日本網民紛紛調侃,「連家都守不住,還跑去談合作?」還有人戲稱:「家裡的事情都沒處理好,直接升職當外交大使,行動速度比打遊戲還快。」
總的來看,玉木雄一郎在政策上保持中道務實,又特別執著於強調自己不屈服於大黨的政治形象。他主張減稅、減輕民眾負擔,並敢於與執政黨協商交換,因此贏得了大量中間選民的支持。然而,在面對國內外政治局勢變化時,玉木也展現出一定的政治投機性。這種兼具理性與投機的政客,確實是日本政壇中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