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向來是中國自古以來,以及千萬華人不變的傳統。
圓圓的月餅象徵團圓,早在唐朝就有「中秋賞月食餅」的習俗,到了明清更是成為中秋必備的應景食物,如今還成了走親訪友的經典禮物。
可每到中秋過後,超市貨架上堆得滿滿的月餅總像「人間蒸發」,一夜之間不見蹤影,它們到底去了哪裡?
其實這些沒賣完的月餅,都開啟了不一樣的「後續旅程」!
中秋節吃月餅向來是中國自古以來,以及千萬華人不變的傳統。
圓圓的月餅象徵團圓,早在唐朝就有「中秋賞月食餅」的習俗,到了明清更是成為中秋必備的應景食物,如今還成了走親訪友的經典禮物。
可每到中秋過後,超市貨架上堆得滿滿的月餅總像「人間蒸發」,一夜之間不見蹤影,它們到底去了哪裡?
其實這些沒賣完的月餅,都開啟了不一樣的「後續旅程」!
首先,不少還在保質期內的月餅,會搖身一變成為企業職工福利。
有些廠家會直接將餘貨分給員工,既不浪費,又能讓大家多嘗幾口中秋味。
就算是商超退回的月餅,只要沒過期,也可能被廠家分給內部員工,算是一種小小的「節後福利」。
要是數量再多些,這些月餅就會換個「身份」繼續銷售。
廠家會拆掉中秋時華麗的包裝,以低價批發給小賣店、農村集市或是網店,所以有時在非中秋季節,也能看到小店裡擺著打折月餅,性價比還不低。
更巧妙的是,部分沒過期的月餅會被「回爐改造」。
廠家可能取出餡料,做成糕點、酥餅。
也可能將整個月餅賣給食品加工廠,粉碎後加入原料,變成面包、點心等其他零食,延續「食用壽命」。
至於臨近保質期或包裝受損的月餅,則會「轉行」服務動物。
廠家會低價賣給飼料廠,搗碎後搭配其他食材,做成狗糧、貓糧。
有些養豬場或養殖戶也會收購,將月餅搗碎當成豬、魚的飼料,也算「物盡其用」。
原來中秋過後不見的月餅,從沒真正浪費,而是以各種方式繼續發揮作用。
下次再想起這件事,是不是覺得有點奇妙呢?
相關推薦
中秋節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企業聯繫感情、加強合作的最佳時機。一份用心設計的中秋禮籃,不僅能傳遞節日祝福,更是企業品牌形象的延伸,讓送禮不再只是例行公事,而是真正傳遞心意。
作爲中國流傳已久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以團聚為核心,月餅作為節日必備食物,選用圓形既因古人「天圓地方」觀念,契合對月亮的崇拜與團圓期盼,又具不硌手、易食用的實用性,滿含文化智慧與溫暖願景。
颱風「麥德姆」10 月 2 日生成,24 小時連升三級至颱風,周日迎月夜逼港,高地料吹 8 號風球風力,中秋正日風雨減退,市民有望追月。
今年的中秋節,浙江網名為「Ayu 速食」的廚師用方便麵做月餅,餡料含方便麵與多種乾果,影片超百萬播放。如今創意月餅多樣,此月餅屬民間創意,未公開發售,也引發對其口感的好奇。
哈瑞寶可樂軟糖被驗出大麻成分,家長及兒童食用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涉事批次已緊急召回。專家提醒市民立即停用並退貨,購買食品時務必核對批次資訊,確保飲食安全。
TikTok 博主 Christine Connell 疑因男友放屁感染大腸桿菌引發七年鼻竇炎,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醫學專家指摘傳播途徑極不可能,並揭示醫院環境或免疫力低下才是高危因素。
2025 年日本米價暴漲,4 月較去年同期升 98.4%。政府釋出儲備米因農協壟斷成效差,米農收入微薄難維生,更引發盜米事件,暴露農業政策弊端。
「丼」字由中國古字演變為日本國民美食符號,現今在香港融合創新,成為跨文化飲食代表,同時揭示中日漢字及飲食交流的千年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