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 AI 製作公司 Particle6 旗下的 AI 生成女演員 Tilly Norwood,憑藉與真人無異的外表及互動能力,吸引多間荷里活經紀公司主動接觸,計劃將其打造成「下一個 Scarlett Johansson 或 Natalie Portman」,卻意外引爆業界強烈反彈,多位明星及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相繼發聲反對,掀起 AI 與真人表演權益的激烈辯論。
據悉,Tilly Norwood 是 Particle6 創辦人、荷蘭演員兼製作人 Eline Van der Velden 成立的 AI 人才工作室 Xicoia 推出的首個角色。這位擁有棕色眼睛與英國口音的 20 多歲虛擬演員,並非傳統靜態頭像,而是能進行即興對話、發表獨白、即時回應時事,並可根據不同平台調整語氣內容。她早於今年 5 月已開設 Instagram、Facebook 及 TikTok 等社交帳號,模仿真人分享生活點滴,7 月更在喜劇短片《AI Commissioner》中首次亮相,該片探討電視製作的未來,包含 16 個 AI 生成角色,Tilly 擔任主角,其宣傳口號為「我也許是 AI 生成,但我現在感受到非常真實的情感」。
Eline Van der Velden 在蘇黎世影展的產業論壇上透露,Tilly Norwood 自 2 月推出時的「What’s that?」質疑聲,到 5 月後態度逆轉,現有多間經紀公司主動洽談合作,未來幾個月更有望宣布大型製作採用該技術。她在 Linkedin 上直言「人造演員的時代已經到來」,強調觀眾關心的是故事而非角色是否有生命,經濟因素正推動行業走向 AI 製作。
然而,消息傳出後,荷里活演員群起反對。《奪命狂呼》系列女主角 Melissa Barrera 在 Instagram 限時動態呼籲,所有演員解僱代理 AI 演員的經紀人,批評做法「令人噁心」。《閃電俠》女星 Kiersey Clemons 則要求公開相關經紀人姓名,直言「把那些經紀人點名出來,我要知道他們的名字」。《穿著 Prada 的惡魔》女主角 Emily Blunt 在新片首映現場看到 Tilly 的照片時驚呼「不是吧,這真的是 AI?這真的太嚇人了」,並拜託經紀公司「別再剝奪人類連結」。
此外,《直到黎明》電影版女星 Odessa A’zion 以諷刺方式散播「她有次把咖啡潑在我臉上」的搞笑謠言;《神奇四俠:第一步》演員 Ralph Ineson 轉發相關報導附註「滾開」;資深女星 Toni Collette 連發多個驚恐表情符號表達震驚。電視節目主持人 Whoopi Goldberg 則在節目中憂慮表示,Tilly 結合了數千名演員的特質,相對真人擁有「不公平優勢」,且 AI 難以複製真人的情感與肢體細節。
代表 16 萬名表演者的 SAG-AFTRA 隨即發表聲明強硬反對,指出 Tilly Norwood「不是演員,只是電腦程式生成的角色」,其訓練過程「參考了無數專業表演人才的作品,卻未事先取得許可,也未支付報酬」。工會強調「創造力應該保持以人為本」,反對用合成角色取代人類表演,並提及這一爭議恰是 2023 至 2024 年工會合同談判的核心,儘管已獲新保護措施,但科技發展速度远超監管進展。
面對強烈批評,Eline Van der Velden 發表聲明回應,強調 Tilly Norwood「不是人類替代品,而是一件藝術品」。她以動畫、木偶戲或電腦特效類比,稱 AI 只是新的創作工具,能為故事帶來新可能。身為演員的她坦言,沒有任何東西能取代人類表演的技藝與樂趣,希望 AI 角色能被視為「藝術大家庭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Tilly 主演的短片《AI Commissioner》雖獲超過 70 萬觀看次數,但評價兩極,不少觀眾批評內容尷尬怪異,模糊的牙齒與僵硬的對話等技術故障也引發質疑。南加州大學娛樂科技中心的 Yves Bergquist 則稱相關炒作是「胡說八道」,指好萊塢高管對完全合成演員「沒有任何認真的興趣」,畢竟「Scarlett Johansson 擁有粉絲基礎,她是一個人」。
目前,Xicoia 團隊仍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公布 Tilly Norwood 加盟的經紀公司。這位 AI 演員的前路如何,以及 AI 技術在影視業的邊界在哪,仍待業界與監管層進一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