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製潛艦(IDS)計畫一波三折,其核心人物,「國安會」諮委黃曙光28日請辭。黃曙光從台海軍司令、參謀總長到國安會諮委,長期擔任專案小組負責人,其去職引起各方關注。知情人士表示,從賴清德上任後,潛艦主導權逐漸回歸台海軍司令部,黃曙光「欽差大臣」重要性早已大不如前。如今黃曙光請辭公職,對測試中的原型艦海鯤號或未來量產計畫,影響仍需觀察。
IDS是蔡英文執政時期最具野心、開銷最大的防務方案。考慮到難度與保密性,過程幾乎是單線領導,由黃曙光組織專案小組,直接向台灣地區領導人及「國安會」負責。蔡政府後期,潛艦案爆發爭議,時任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面對媒體,雖強調絕對相信黃曙光清白,但也坦言並未過問IDS細節。同樣道理,劉志斌、梅家樹兩人擔任台海軍司令期間,對於IDS也只是配合。
現任台海軍司令唐華於前年四月上任後,局面開始改變。軍中與政壇傳出,IDS逐漸回歸體制,由海軍司令部主導。去年四月,黃曙光發表聲明,宣布「身心俱疲」,辭去潛艦小組召集人之職。賴清德上任後,仍然續聘其為「國安會」諮委。
遲未潛航測試 海鯤號整合出問題
自製潛艦(IDS)海鯤號潛艦進度延宕,此時又有前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請辭,引發外界對IDS案的質疑。前台灣海軍人士昨天口徑一致指出,海鯤艦遲遲無法潛航測試,是系統整合出了大問題。台灣著名「軍火掮客」海軍退役上校郭璽,曾被黃曙光聘為顧問,參與IDS計畫。郭璽說,黃曙光請辭,代表終於被現任海軍司令唐華氣走;蔡英文力挺、黃曙光推動的海鯤號,「如今被賴清德任用的唐華玩完」。
郭璽宣稱,海鯤艦的整體載台管理系統(IPMS)有問題,下潛攸關數十條人命,所以不敢測試。例如戰鬥系統指令無法傳給魚雷管,南韓來了三批工程師都無法解決。他也表示,台防務部門呈報後續艦預算兩千八百億元,但當初是七艘一起報價,後來改為先造兩艘,廠商要求重報,結果只能買原先不到六成的裝備;賴清德也不敢要求追加四成預算,因為國民黨不會答應。
台海軍退役上校黃征輝,曾與郭璽合作,後來鬧翻。黃征輝質疑,黃曙光待遇比照部長,若非迫於外力,不應此時請辭。海鯤七月三日結束浮航測試,回港立即進塢長達六十一天,如此罕見狀況,顯示問題嚴重;如今台船總經理承認,九月不可能完成海試,外行人也看得出困境。
黃征輝說,台船從未建造潛艦,系統整合能力不足,必須依賴技協。但先前聘的直布羅陀GL與南韓SI兩家公司,不僅名不見經傳,甚至從三年前韓籍顧問披露的錄音檔,顯示一個是詐騙集團,一個使用假資料。台船明知被騙,卻不敢說出實情。黃征輝說,IDS喊停的政治風險沒人能承擔,後續應把握安全優先與風險控管,尋求真正具備經驗的國際團隊,若實在不可得,當年台灣採購海龍、海虎潛艦,台海軍曾派監造團隊到荷蘭學習整合技術,這批人部分仍在國內,可透過海軍協調投入。
黃曙光請辭妹妹黃珊珊曝「家裡有些事」
黃曙光的妹妹、民眾立委黃珊珊30日回應,哥哥請辭是基於家庭原因。黃珊珊坦言,「最近我們家裡的確有些事情,所以哥哥因為兩邊都有工作上的困難,認為不應該因為家庭因素耽誤工作,我想這個請辭真的是基於家庭的原因,政府政策跟軍方自製潛艦本來就是一棒接一棒,接下去當然會繼續進行,不會因為一個人受到影響。」